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常 >

日常

狄龙、姜大卫半生兄弟情仇的那些事

2025-02-12 11:29:52日常4
本文作者:李啸天 有关,前前后后我们已经写了0余篇文章了,还会继续写下去,结成一个完整的脉络。 这个系列大致沿时间线一路过来,到了李小龙去世之后,楚原与古龙、狄龙结成了一个黄金三角,古龙+狄龙则形成了“双龙会”,这个绝佳的搭档掀起了一个古装武侠片的小高潮。这个小高潮也是邵氏电影最后的辉煌,因为之后就是更加多元化的香港电影

本文作者:李啸天

有关,前前后后我们已经写了0余篇文章了,还会继续写下去,结成一个完整的脉络。

这个系列大致沿时间线一路过来,到了李小龙去世之后,楚原与古龙、狄龙结成了一个黄金三角,古龙+狄龙则形成了“双龙会”,这个绝佳的搭档掀起了一个古装武侠片的小高潮。这个小高潮也是邵氏电影最后的辉煌,因为之后就是更加多元化的香港电影时代了。动作片也进入刘家良、洪金宝时代,再然后就进入大家熟悉的成龙、李连杰时代了。

话说回来,很多观众一定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是古龙+狄龙的双龙会?说好的姜大卫,狄龙一生的铁哥们,他跑哪里去了?

这个问题下面再回答,先说狄龙晋升为古龙御用男主角,铁到什么程度呢?

狄龙当红的时候,成龙还只是个无名之辈。 狄龙是在拍《大海盗》时与成龙相识的,那时成龙还在做替身,只是一名龙虎武师。有一次,在海里拍戏,成龙晕船,他偷偷告诉了狄龙,却没敢跟导演张彻说。出于关心,狄龙就告诉了张彻,让一向傲慢的张大导略微照顾下成龙。张彻是著名的片场暴君,逮谁骂谁,狗血淋头的那种,所以成龙不敢他,但是张彻却很愿意听狄龙的话,所以成龙也得到了格外开恩。于是,成龙很感激狄龙,当时就拜他为“老豆”(老爸的意思)。

后来,在《醉拳2》里狄龙饰演了黄麒英,做了一回饰演黄飞鸿的成龙的爸爸,算是给他们的情分一个交待。

当时,古龙是邵氏电影里的常客,成龙经常通过狄龙去见古龙。

古龙天生嗜酒如命,成龙为求好剧本,经常去陪他喝酒。 但古龙当时并不喜欢成龙大鼻子小眼睛的模样。后来,成龙被导演罗维签下后,被带去见古龙。在酒桌上,成龙壮着胆请求拍古龙的小说电影。

可是古龙当着成龙的面冷冷的说:

“我怎么会给他写这个剧本,我要写,也得个好看点的啊!我小说的男主角是给狄龙拍的。”

成龙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一个人躲进了洗手间,借着吐酒的机会,涕泪四流。觉得自己非常可怜。

不过,古龙是给狄龙面子的,在狄龙的帮助下,成龙出演了古龙的《剑花烟雨江南》,而且由罗维执导。 不过反响平平无奇,看来成龙是真不适合演古装武侠剧。

那个时代,狄龙就是那么牛,就是那么火,就是这么有面。

狄龙,是李小龙去世之后的香港影坛崛起的第二条龙。多年以后,才被人凑齐了“四小龙”:李小龙、狄龙、梁小龙、成龙。嗯,是凑的,因为压根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不像“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那样齐整,时不时可以同台一下。 这四小龙中,梁小龙与成龙都是后生,他们从来没有同台过,估计李小龙也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狄龙最火的时候,连后来曾志伟都说:“四条龙,我最认狄龙,成龙我都不怕”。

那么,回到前面的问题,狄龙这么火,那姜大卫去了哪里了?不是一直狄不离姜姜不离狄吗,并称“香江双子龙”吗?怎么这里没有姜大卫啥事?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狄龙、姜大卫闹掰了。他俩玩不到一起去了。

他俩还能玩不到一起去???

这所有的一切,都得从头说起。

狄龙,原名谭富荣,1946年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出生。在他年幼的时候,家庭经济状况极其贫困,以至于完整的鞋子都没有。

“有一次在学校,大家操场排队,

太阳太晒,晒到我晕倒在地,

突然一激灵,记起鞋底破了个大窟窿,

怕让人见到,急急弹起身。”

——林冰《狄龙访谈录》

为了谋生,年轻的 谭富荣在择业之初做了一名裁缝。 但内心始终不甘这样平凡一辈子。在洋服店里工作期间, 谭富荣向叶问的徒弟招允请教咏春的技艺,苦练功夫。

1967年,由张彻执导、王羽主演的《独臂刀》破了香港电影票房超百万元的新纪录,从此邵氏公司在香港电影地盘站稳了脚跟。

看着电影里正义豁达的独臂大侠方刚(王羽),谭富荣暗暗发誓:终有一天,我也要像你一样演大英雄,让全香港的人都能看见!

时间很快,在1968年,年仅22岁的 谭富荣在报纸上读到邵氏南国演员训练班正在招募新学员,眼看机会来临, 谭富荣迅速报名参加。

因为长相出众,面貌俊朗,剑眉星目,玉树临风,身材健壮, 又习得一身武艺,被面试官一眼相中,当场就签下合约,成了邵氏公司旗下的一员新将,艺名“狄龙”。

但令他很无奈的是,工作虽稳定了,但工钱却从原来打工可赚到2000块一下子变成了固定工资500块,又要回到一贫如洗、省吃俭用的日子了。

而且,签约不代表一定就能成名,也不代表马上就能成名。年轻的狄龙,由于没有读很多书,不认得多少字,开始只能跑龙套。而且,一跑就跑了整整一年的龙套和配角,直到他遇到了张彻。

1969年的张彻,已经拍出了《独臂刀》《大刺客》《金燕子》,部部大卖,已经成为了金牌大导演,突然他想换个口味,拍一部现代都市爱情片。正好,崭露头角的编剧邱刚健写了一个《死角》,也在寻求拍摄。两人在邵老板的支持下,一拍即合,既然是爱情片,张彻也就没有再老搭档王羽,而是推陈出新,寻觅新人,结果在邵氏的一众新人里,他一眼就看上了狄龙,直接提拔他来作男主角。至于男二号,他来了童星出道的姜大卫。就此,狄姜CP的合作正式达成,这一合作,就开辟了香港电影的一个盛世,成为绝代佳话。

至于《死角》的女主角,张彻来了李菁。她在这之前在胡金铨执导的《玉堂春》,岳枫执导的《西厢记》《宝莲灯》等片里,都有不错的表现。1965年更是凭《鱼美人》获封 影后,一时风头无二,跟方逸华、何莉莉是当年邵氏旗下三大红人,被老板邵逸夫睇中受到力捧。出演本片的女主角,属于邵老板的支持,相当给力。狄龙一出道,就遇到这么好的资源,也是没谁了。对了,助理导演是午马,这对于狄龙来说,又是一个贵人,此话后面再说。

前文大公在写楚原时,提到楚原拍了《流星·蝴蝶·剑》之后,邵老板很高兴,顺手塞给他一部《辞郎洲》,那是因为邵逸夫与一潮州老板一起吃饭, 席中还请了著名潮剧演员萧南英一起。席间,一位潮州老板揶揄邵逸夫,问他啥时候能为我们潮州人拍个电影。结果邵逸夫当时就问萧南英的意见,萧南英说:只要是《流星·蝴蝶·剑》的导演来拍,我马上拍。

兴头之上,邵老板直接打电话将楚原叫到了饭局上,正在《天涯明月刀》片场拍戏的楚导不明所以,穿着人字拖一身臭汗就赶了过来。结果,邵老板当场交给他一个任务,就是要拍一部由 萧南英主演的电影《辞郎洲》。拿了圣旨,资源任由自己挑,这部文艺片是楚原职业生涯中为数不多拍得心情畅快的电影,艺术水平很高。当然,也因为太文艺,票房扑街,上映三天就直接下档。

楚原多少还为票房的低落感到不安,但邵老板不以为意,觉得就是几十万而已,不过是陪潮州老板玩玩,亏了也不怕。

《死角》之于张彻,性质与 《辞郎洲》之于楚原。只是这次不是邵老板要应付什么什么老板,而是给了张彻一个顺水人情,毕竟张彻电影连续大卖,邵逸夫也要给他面子。何况,邵老板还在力捧 李菁。这部片张彻拍的很自由,很惬意,也很投入,这也是张彻拍片生涯中为数不多的爱情片,它也让人见识到原来张彻也不是一定要拍打打杀杀的片子,拍现代都市青春爱情也一样可以拍得很精彩,其拍摄技法、台词、音乐、张彻自己写的歌词无一不好、精致细腻。

对了,《死角》的编剧 邱刚健也不是泛泛之辈,他后来编写的《胭脂扣》《阮玲玉》《投奔怒海》《烈火青春》《唐朝豪放女》都大名鼎鼎,让他拿奖拿到手软。此外,还包括大公碎碎念的《爱奴》也是他的手笔,张彻的《大决斗》也是他写的。

话说《死角》之外, 李菁与狄龙、姜大卫的组合还拍摄同为张彻执导的《保镖》,也是张氏经典之一,说明他们第一次合作就很不错,摩擦出了火花。

狄龙遇到了姜大卫,张彻遇到了狄姜,这都是他们的人生一大幸事。张彻从此拥有了代表性的高徒,让他的张彻阳刚美学得到了用武之地,狄龙姜大卫也用他们的盛世美颜,他们一个阳光坚韧,一个 面容清秀,双剑合璧,点亮了整个香江,光耀东南亚。

前面说的都是狄龙,对于他吃过的苦来说,姜大卫的生平要简洁很多。

姜大卫,1947年6月29日出生于上海,比狄龙小一岁,属于世家子弟。姜大卫的父亲是严化,早在190年代就是活跃在上海的当红电影明星,出演过诸多知名影片,如《三笑》《王宝钏》《女皇帝》《火烧碧云宫》《春》等片。

严化,原名姜克琪,与妻子红薇(原名罗珍),生四子一女。长子早年去世,次子秦沛(本名姜昌年)、少子姜大卫(本名姜伟年),小女儿严慧。 严化因肝癌于1951年去世,当时 姜昌年才6岁, 姜伟年4岁,红薇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难以为继。好在香港制片人尔光对她格外照顾,最终还娶了她,并一起生子尔冬升。

尔光,可不是普通制片人,原名叫尔树森,尔光也是艺名。上世纪40年代从天津移居香港,尔家在天津时就是豪门,经济实力雄厚。在香港,他在邵氏、永华等公司做过制片人,在演艺界人脉很广, 大导演李翰祥就是尔光提拔的。尔冬升与秦沛、姜大卫尽管不是一个父亲,但是同母,而且从小与两个哥哥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好后来,李翰祥导演为姜昌年小朋友取艺名秦沛,岳枫导演为姜伟年小朋友取艺名姜大卫。时间久了,尤其的年轻一代的观众,看他们三个不同姓,就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居然是亲兄弟 ,而且是货真价实的同母兄弟

尔光为照顾家人,特别开拍儿童戏,常常举家上阵。年轻时候的姜大卫,受此影响,4岁时就以童星身份进入电影行业,开始拍摄电影。在参演了《澳门大血案》《碧云天》等作品后,1960年,姜大卫与罗慧珠(原名严慧)合作主演了电影《街童》,该片讲述了一对流浪街头的孤儿兄失散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最终与伙伴团聚的故事。后来姜大卫还参演了《马路小天使》《万里寻亲记》 等一系列电影作品。

(童年的秦沛和姜大卫)

话说在狄龙还在闷头苦练咏春拳的时候,姜大卫就凭借自家的资源,崭露头角。1966年,彼时秦沛做演员已有名气,在拍霍士公司的《圣保罗炮艇》(此片由好莱坞巨星史蒂夫·麦奎因主演,入围奥斯卡多项提名),便把弟弟姜大卫拉过去,想让他和国际团队学点东西。借此机会,姜大卫认识了片中作武师的刘家良、唐佳两位师傅,开始跟随他们做龙虎武师,并修习洪拳。作为后进,在片场内外眼见刘家良、唐佳套招时他经常在一旁边看边学,由此学到不少东西。

1968年,姜大卫终于有机会在电影《金燕子》中担任井淼(井莉她爹)的替身,导演张彻得知他是故人严化的儿子,自此开始有意提携姜大卫。《金燕子》之后,是1969年的《独臂刀王》,王羽主演。姜大卫听从张彻的建议,与邵氏正式签约,做了只有一句台词的演员。嗯,狄龙还需要考,有很大的机会被淘汰,而姜大卫只需要直接签约,这就是门第的不公。不过,既然签约,命运的大门就向他正式打开,比他早了半步入门的狄龙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同样是已正式签约邵氏,在拍摄《死角》时,张彻便有意让姜大卫来出演男二号。

对了,严化怎么与张彻是故人了呢?那是因为张彻1940年代奉国民党CC系大佬、曾担任“立法院”院长和“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的对岸著名文艺理论家张道藩之命,去做上海电影文化堂会的经理,经营过一阵戏院,与国泰、大同电影公司的人来往密切,此生所写的第一个剧本,担任男主角的就是国泰公司的当红小生严化。

对于这段往事,张彻曾撰文《我与姜大卫》,字字句句将温情吐露:“我这人一向讷于言辞,心里想的,写出来比说出来容易,这一段经过,我的‘心理过程’从未对人说过,即便姜大卫本人,也要看到这篇东西才会知道。‘姜大卫’这名字,有人认为不似艺名,曾劝我为他改过,但我终于没有改,因为这是本。‘姜’这个姓,更是做为我怀念故人的一个标志。”(《香港影画》第47期,1969年11月)这里的故人,就是严化,也就是 姜克琪,这就是对大明星愿意出演自己没名气时剧本的感念。

结果呢,《死角》一片中狄龙、姜大卫的发挥都相当不错,张彻也没有看走眼,三人从此走上了一条纵横香港影坛的金光大道。即便现在,《死角》的豆瓣打分依旧是7.6分,属于中上水准,绝非烂片,现在看也毫不过时,反而会被狄龙洋溢着的青春阳刚之气打动,一点都不逊。

作为都市爱情片的《死角》如同 《辞郎洲》一样,因为过于文艺,票房不怎么样。之后,张彻便放弃摸索,再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动作片领域,紧接着拍摄的就是《保镖》。这一次阵容沿袭了《死角》的卡司,张彻也是死拧,抱着从那里跌倒从那里爬起来的执念,只是将狄龙、姜大卫换了个个,由姜大卫主演,狄龙配戏。

这部作品的编辑是倪匡,这位古龙的铁粉,写出了一个古龙式的人物与故事,也写出了张彻武侠中少有的感情纠葛,而且细腻温婉。在倪匡的笔下,姜大卫饰演身怀绝世武功的少年骆逸潦倒江湖,被全世界拒绝全世界抛弃全世界误解,及至终于遇到了一个对他好的人,却为这一点点善意、温暖和懂得付出了生命。这个骆逸像极了古龙笔下的阿飞,姜大卫的诠释格外精彩。

《多情剑客无情剑》出版于1969年,《保镖》也上映于1969年,倪匡与古龙写出了一个同样的人物,不知道他们在写作时是否一起喝过酒,聊过天,然后不自觉地写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人物。前文里,大公说了楚原最喜欢的古龙小说是《多情剑客无情剑》,曾把分场大纲提交给了邵老板,想要进行拍摄,但是直接被邵老板给否了。大公与楚原都没有想到,古龙笔下的那个武功深不可测、几乎不通世事、孤独而倔强、笑起来却能让冰雪融化的少年冷剑客阿飞的故事,早已经被张彻拍过了,而且形神兼具。

其实,张彻绝大部分作品的内涵可以用古龙的一句话概括:“男人间那种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义气甚至比爱情更伟大更感人。”刚好,张彻旗下有狄龙、姜大卫,恰到好处地演绎出了男人之间肝胆相照的精髓,像李寻欢与阿飞、傅红雪与叶开,小鱼儿与花无缺。不过,还好古龙有楚原,能够还原出他笔下的奇诡冷峻的风格,张彻则更直白,只得到了古龙的筋骨,无法还原古龙的外表,楚原就能。关于楚原的好吃这个点,大公已经写了,此处不累赘。

话说倪匡是古龙的好友兼铁粉,曾到处推荐古龙小说,一心想要将其推向银幕,后来终于到了楚原,并说服了邵逸夫进行开拍。倪匡为楚原写了一版《流星蝴蝶剑》,结果楚原觉得改写实在太大,没法使用,自己重写了一版进行开拍。不过,之后的楚原执导的《天涯明月刀》《楚留香》,都是倪匡的手笔。

倪匡与张彻的合作更多,从张彻第一代弟子王羽、罗烈的《独臂刀》《大刺客》《铁手无情》,到张彻第二代弟子狄龙、姜大卫、陈观泰的《保镖》《十三太保》《新独臂刀》《拳击》《双侠》《马永贞》《水浒传》《快活林》《刺马》《大海盗》,再到第三代弟子傅声、戚冠军、梁家仁、李修贤的《哪吒》《洪拳小子》《八国联军》《射雕英雄传》,再到后来的第四第五代的郭追、罗莽、鹿峰、江生、孙健、钱小豪、程天赐、狄威等人的《南少林与北少林》《街市英雄》《大杀四方》《飞狐外传》《碧血剑》等等,几乎贯穿了张彻的整个创作时代,直到张彻不火了,他还在为别人继续写,继续火。

当然了,这里要说的是狄龙、姜大卫。作为张彻的第二代弟子中的翘楚,他们两个人也是张彻职业生涯的最高峰的代表,第一代弟子王羽自带资源,是个很有主见的大佬,与张彻的捆绑并不深,而且后来分庭抗礼。至于第二代之后的其他代弟子,整体成就与影响力,都弱得多,只有第二代的狄龙、姜大卫,贯穿了张彻最美好的时代。 《死角》开始在张彻一生导演的9部作品中,狄龙、姜大卫两位就占了其中42部(包括姜大卫的龙套电影),支撑起老爷子的半壁江山。

有关张彻,这个系列的前面部分已经详细聊过了。作为演员,实际上只能是呈现导演的美学,是导演思想的再现,是导演手中的刀,相对来说缺少创造性。这也是前面写张彻的时候,没有细聊狄龙、姜大卫的原因,这里算是查缺补漏,是一个补齐。

我们这个系列,一直探过来,从民初一直写到楚原,都是从创作的角度进行的勾陈。所以,前面谈到张彻时,也没有多聊狄龙、姜大卫。这不是大公非要让我来聊一聊狄龙姜大卫是如何闹掰的,经他再三催促,这篇文章才不得已,被动码了出来。

有关他们的经典作品,这里就不一部一部细聊了,要不然,这篇文章多长字都打不住了。

总之,在1969年,经过《死角》与《保镖》的锤炼,狄龙、姜大卫一代CP正式磕成,成为影史经典。 在两位合作的28部电影中,仅有10部双双幸存,其余要么死在一起,要么一方为了给对方报仇而死……他们的友情真是不共戴天,由电影一路到生活中,都是如此。

这里还有一个点,必须提一下,涉及到了邵氏的分裂。1970年,邹文怀离家出走,成立嘉禾,顺带拐走了导演罗维、刘亮华夫妇,以及演员王羽。至于后来邹文怀娶了刘亮华之类的八卦,这里就不展开了。单说嘉禾首部开拍的影片即王羽主演的《盲侠大战独臂刀》,还想着要借势张彻开创的独臂刀系列的余威。

这《盲侠大战独臂刀》电影本身,有着关公战秦琼式的荒谬,让火遍 的盲侠座头市来大战火遍华语市场的独臂刀,而且演员也是胜新太郎、王羽,看似噱头很好,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港日合拍而导致的分裂结局:安田公义执导的日版,以盲侠杀死独臂刀收尾;而徐增宏拍摄的港版,胜负则刚好与之相反,独臂刀斩杀了座头市,善解人意地照顾了两地人民的感情。

对于邵氏来说,当然咽不下这口气,邹文怀贵为邵氏总经理,他的出走,动了邵氏的筋骨,这还不成,居然还想借张彻的东风,是可忍孰不可忍,邵逸夫邵老板不仅将嘉禾告上了法庭,还在影片拍摄上直接对抗,让张彻在同一时间拍摄了《新独臂刀》进行应战,主演正是姜大卫、狄龙,女主依旧是产生默契的李菁。

官司且不说,王羽的出走,离开了邵氏与张彻,客观上为狄龙、姜大卫空出了位置,让他们成为了张彻旗下最为得意的弟子,成为了绝代双骄。多说一句,同为张彻首代弟子,王羽离开了张彻,尚且能继续做大侠,同时离开的罗烈,64年左右还能称斯文,待到离开张彻,就只能作为狰狞反派登场,可谓形神兼备。他如果不离开,尽管影响不到狄龙、姜大卫,但总可以影响到陈观泰。但现在更多人记住了陈观泰,对于罗烈就只有资深影迷才能知道了。

不仅演员层面有王羽的出走,导演层面大导演胡金铨在拍完《大醉侠》后也跑路台湾了。这就使得邵氏,只剩下了张彻唯我独尊,妥妥的邵氏头牌。他想捧谁,自然谁就会火,狄龙、姜大卫迎来了展示自己的最佳时光。

原本,这篇文章还要写下去,但是字数已经足够多了,想必大家也看累了。明天我们接着聊。

在大家的心目中,狄龙、姜大卫的高光时刻似乎很久,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长。凡事必讲外因,这是他们不能左右的。他们之所以火,是因为李翰祥、胡金铨出走邵氏,让张彻成为邵氏头牌大导。而张彻又足够捧狄龙、姜大卫,外部条件清空了竞争对手,一切条件凑齐,他们才火起来的。

但形势永远比人强,风水也轮流转。作为阳刚之美的狄龙、姜大卫,不久就迎来了李小龙的崛起。在俊俏方面,李小龙肯定不如狄龙、姜大卫,但是在性张力的吸引上,狄龙、姜大卫加在一起也不及李小龙的万一。连邵氏,连张彻都感到了危机,毕竟狄龙、姜大卫不会真功夫,只会花拳绣腿。于是,陈观泰开始得到重用,成为张彻第二代弟子中,狄龙、姜大卫之外最得力的弟子,邵氏想让他来对接住李小龙掀起的真功夫狂潮。在李小龙拍摄上海滩故事的《精武门》的同时,邵氏同样请来倪匡,让他在写了《精武门》剧本之后,又写了《马永贞》剧本,自己打自己,陈观泰生抗李小龙。尽管邵氏输了票房比较,但是陈观泰没有输,他就此站稳了脚跟,足以在邵氏内部扛旗了。

相形之下,狄龙、姜大卫就迎来了危机。毕竟,有人起来就得有人让位,这是娱乐圈内的铁律。同时,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也受到了影响,可以同苦难,难以同富贵,终于到了闹掰的时刻。

所以,这才有了狄龙出走台湾,结果撞了一鼻子灰,回到香港才遇到了楚原,结果丧丧的气质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天涯明月刀》中的傅红雪,就此一跃而起,晋升成为了古龙的御用男主角,并打造出了古龙+狄龙的“双龙会”,并且拿到了大奖,风头一时无二。

张彻+楚原,让狄龙成为了“香港四小龙”之一。姜大卫,曾经早在拿下影帝的他,则相对黯然,落了下风。 后来,狄龙、姜大卫再有联手,然后又分分合合,别别扭扭了大半个世纪,兄弟情义之间,令人嘘唏不已。

有关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明天再聊,今天就到这里。

防止迷路,记得要关注本号并标记!

投稿、合作、加入读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7 条评论)
本站网友 成都癫痫病医院
8分钟前 发表
对了
本站网友 包装机械行业
23分钟前 发表
是导演思想的再现
本站网友 利比亚大撤离
6分钟前 发表
而且
本站网友 高见是什么意思
25分钟前 发表
紧接着拍摄的就是《保镖》
本站网友 海南房地产价格
18分钟前 发表
狄威等人的《南少林与北少林》《街市英雄》《大杀四方》《飞狐外传》《碧血剑》等等
本站网友 烫金效果
0秒前 发表
那姜大卫去了哪里了?不是一直狄不离姜姜不离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