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常 >

日常

这部国片,真抽象啊!!!

2025-04-10 05:19:03日常14
院线片也是好起来了! 都可以搞抽象了! 就在明天,4月8日,你将有望在电影院欣赏到本年度最抽象的一部国产片。 好吧,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对国产独立电影有着深切热爱的话,可能也猜到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哪部了。 没错,就是《东四十条》。 最早关注到这部肯定是在202年的平遥了。 《东四十条》号称是以“纳米级的成本”,收获了第七届

院线片也是好起来了!

都可以搞抽象了!

就在明天,4月8日,你将有望在电影院欣赏到本年度最抽象的一部国产片。

好吧,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对国产独立电影有着深切热爱的话,可能也猜到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哪部了。

没错,就是《东四十条》。

最早关注到这部肯定是在202年的平遥了。

《东四十条》号称是以“纳米级的成本”,收获了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两项大奖,费穆荣誉·评审荣誉和青年评审荣誉·特别表扬。

从平遥回来之后,它在北京电影节,也收获了相当多的关注,甚至一票难求。

好在,从明天开始,只要你想看,直接在家门口个电影院就行了,不用抢票,不用拼手速。感谢全艺联。

对于我等北漂青年来说,看《东四十条》肯定是很有感触的。

毕竟,这就是一部很“北京”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两个不务正业的北京街溜子,整部电影的取景地就是在北京的鼓楼,时间也横跨了鼓楼的一年四季。

无论你是否曾经生活在鼓楼,这部电影应该都能够满足你对于北京的一些特定回忆、纪念或是想象。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东四十条》又是一部不那么常规的电影。

感受下,它的剧情梗概是:两个租住在北京胡同里的年轻人,因为看到一张寻鸽启示,就决定开始鸽子。

相信你已经能从这短短的一句话里感受到抽象了。

尤其是当你听到男主角在一本正经地说:“别老想那些不切实际的,我们一起……”

你以为下一句应该是“个班上吧”。

结果人家说,“我们一起鸽子吧。”

当然,如果再往下看就会发现,更离谱了,他们连鸽子都没有认真在啊。

这两个人只是在假借鸽子的名义,在街上散步,在草坪吹风,在河边扯淡。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鸽子既不是过程,也不是目的……

那它到底是什么?

什么也不是,它就是发生了。

嗯,只要带着这种精神状态去看《东四十条》就可以了。

没错,关于这部电影,你一定要有的一个心理预期就是,这不是那种要讲故事的电影,更不是那种要教给你一个大道理的电影。

但是,它的确是一个很好玩的电影。

一个能在你的预设之外、玩得很嗨的电影。

比如,男主角东四经常接到外卖员打来的电话,然后他就会很有礼貌地跟对方说,你把外卖挂门把手就行了。

另一个十条就会说,我发现你经常不在家点外卖啊。

东四回答,其实不是他点的,是有一个陌生人,总是留他的手机号点外卖。

此刻我的心情就是:……靠,这也行。

在胡同里碰到一个喝醉的路人,对方向东四和十条问路:“出路在哪里啊?”

他们超严肃地回答:“生活没有出路。”

或者是在胡同里,下雨了。

突然就有一个玩偶熊过来,抱着头跟他们一起躲雨。

你不知道这个熊是怎么来的,反正他就是来了。

所以,其实也会觉得,这并不是一部很“无聊”的电影。

恰恰相反,它是很“有聊”的。

整部电影的趣味性就在于,它不需要用一个故事来抓住你的注意力,它所讲述的也不是一个个精心编排的故事,而就是一段段的生活。

那些好玩的、有趣的、灵光一现的东西,都是来自于生活本身。

我也相信,主创一定是对生活很敏锐、很有想象力的人,才会捕捉到这么多丰沛的、生活化的细节。

包括电影里很多的空镜头,去拍鼓楼的天空、电线杆、小鸟、街道,有时候也会突然一阵恍惚,然后想到,我自己有多久没有这样去观察生活呢?

生活似乎在这部电影里被放大了。

可能你会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生活,或者一些别的什么。

无论想到什么,那个瞬间,其实就是很珍贵的。

在这一层面上,《东四十条》虽然立足于鼓楼,但其实讲的还是人。

又或者说,它捕捉的,就是一种当代青年的精神状态。

说到底,什么是“抽象”呢。

抽象这个词刚刚出现的时候,似乎觉得它是个贬义词,后来发现是个中性词,现在好像还变成了褒义词。

毕竟,所有那些在“规则”之外的、不太“正常”的东西,都是抽象的。

那些荒诞的、虚无的、戏谑的。很有趣但是很无聊的。很没逻辑但是能让你会心一笑的东西……

如果说它们的对立面是“正常”,又是谁在定义正常呢?

如果996就是正常,买房买车就是正常,按部就班、结婚生子就是正常……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不能拥有另一种生活呢?

很多人都想得到答案,但是都没有答案。

正是在这样的无解里,社交媒体上才会出现这么多的“抽象人”“乐子人”“老鼠人”……

这些看似千奇百怪的生活方式,其实表达的都是同一种共鸣。

我们想从“搞抽象”这件事里得到的,除了快乐,其实也是共鸣。

而电影《东四十条》所指向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共鸣。

在街溜子们看似离经叛道的生活背后,影片所折射出的,是当代年轻人的集体困境。

高不成低不就,上不去下不来,不是不想干,而是暂时干不了。

于是,也就“卡”住了。

“卡”,是一种停滞不前的生活状态。一种看似很忙碌,却又一无所获的失落。一种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该去向何方的别扭和尴尬。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至少,在躺平和内卷之外,《东四十条》提供了另一种低能耗的应对方式。

就当这是一场“游戏”,主线任务进行不下去了,就去做支线任务,去看看另一条路上的风景。

也许这时你就会发现,你的人生,其实并不是只有一条“主线”而已。

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或许可以去看看《东四十条》的幕后纪录片《卡住的人》。

这部只有短短七分钟的纪录片,其实就讲了一件事:

如何在支线剧情里玩得尽兴,如何在被“卡住”的同时,也做成一些事情,甚至是拍出一部电影。

一个毫无经费的穷鬼剧组,是如何零帧起手,拍出一部影展热门电影?

说起来可能比“鸽子”还更抽象。

剧组的常驻工作人员,一共就是两个导演、一个监制、一个摄影师、一个录音师,以及两位主演。

没钱租灯光,就全片使用自然光。

当然也请不起司机,共享单车就是交通工具。

夏天,怕珍贵的演员被晒化了,就加入了荷叶做道具,还学习了荷叶的保鲜小技巧。

冬天,鼓楼下雪了,就是大自然的天然置景。

还有北方被冻住的河,也成为了全片最高光的场景之一。

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总之,他们就是把事情做成了。

虽然设备上没有那么豪华,但成品质地并不草台班子,不仅在平遥拿了大奖,还会让你觉得很感动。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部电影的幕后和台前一样重要。

当你明白了《东四十条》是如何被拍出来的,也就读懂了,为什么《东四十条》会是这样一部电影。

东四和十条每天无所事事,在街上闲逛。宁可鸽子,也不肯个班上。

他们看起来是一怪人,但也是一普通人。

他们并不虚无,反而很有生命力。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二环,在一种规范的生活样本之外,他们还尝试去打破些什么,建立些什么。

正如在电影背后,也有这样一人,明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真正地拥有东四十条,但还是将《东四十条》变成了一部只属于自己的电影。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理想主义呢?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鼓楼的人的青春只是比别人长一些,但它最后还是要结束的。

一定要结束吗?可不可以不结束呢?

我相信电影的主创,可能正是在这样的疑惑里,拍出了这部电影。

全片都充斥着各种无厘头的对白,但偏偏,影片的结尾是没有台词的。

它就是一个沉默的长镜头,两个穿着“奇装异服”的人,脚踩在冰上,明明没有穿溜冰鞋,还是在很认真地、很快乐地滑冰。

也许他们给你的感觉是格格不入的异类,是与众不同的边缘人。

但,他们也在很认真地生活。

至于这条河最终要通向哪里,答案并不重要。

你知道它是要结束的,就像你知道长镜头是要结束的,电影是要结束的,青春是要结束的……

但你还是希望,他们能在这条河上继续滑下去。

万一呢?

《东四十条》注定不会是很主流的一部电影,可能也只会有一小人喜欢它。

但这其实也是我们想推荐它的原因之一。

电影不是只有一种风格和类型的。

电影可以是任何样子。

电影没有定义。

只要你有一台小摄影机,甚至一个手机摄像头,你就能拍出一部电影。

那同样的,生活也不是只有一种方式。

被卡住的人,生活停滞不前的人,能不能也过得很开心?

我想,是可以的。

至少在看《东四十条》的时候,我还是很开心的。

所以,最后还是帮忙吆喝一下。

影片将在4月8日全国艺联专线上映,叫上你的搭子,愿意陪你一起奇奇怪怪的朋友,一起去看吧。

留言与评论(共有 11 条评论)
本站网友 儿童奶粉哪个牌子好
8分钟前 发表
感谢全艺联
本站网友 中餐吃什么
17分钟前 发表
本站网友 gdcc
15分钟前 发表
毕竟
本站网友 富莱欣
6分钟前 发表
他们能在这条河上继续滑下去
本站网友 利豪真皮沙发
19分钟前 发表
按部就班
本站网友 北海小区
21分钟前 发表
但是都没有答案
本站网友 进入沉眠
4分钟前 发表
影片将在4月8日全国艺联专线上映
本站网友 升哲
12分钟前 发表
如果再往下看就会发现
本站网友 电影情不自禁
3分钟前 发表
什么是“抽象”呢
本站网友 忘记我是谁
0秒前 发表
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