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常 >

日常

从《再见爱人》到《浪》,为了解决生存焦虑放弃IP长远价值,是综艺正确的自救方式吗?

2025-04-20 01:23:31日常1
作者 / 张 特编辑 / 朱 婷运营 / 狮子座离开了浪,国产综艺还能怎么热闹?上周五《乘风2025》更新后,一直被吐槽划水的陈德容再次陷入话题风波,网友认为站在一旁努力的吴宣仪和vava被其衬托成了笑话,这个剧情和一开始王蓉被淘汰很像。#躺赢#成为陈德容的关键话题词。该说不说,最懂新浪热搜的,非芒果莫属。回看这一季

作者 / 张 特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离开了浪,国产综艺还能怎么热闹?

上周五《乘风2025》更新后,一直被吐槽划水的陈德容再次陷入话题风波,网友认为站在一旁努力的吴宣仪和vava被其衬托成了笑话,这个剧情和一开始王蓉被淘汰很像。#躺赢#成为陈德容的关键话题词。该说不说,最懂新浪热搜的,非芒果莫属。

回看这一季节目,从陈德容和王蓉的抓马六分钟到房琪、何泓姗和彭小苒组的们到底配不配合风波,再到叶童与房琪分别示范的《浪》版高情商与低情商公开课。或许,《浪》这个IP,最不愁的就是造热搜KPI了。

只不过,热度之下,猛然发现《浪》早就不是观众期待的浪了。

从《再见爱人》到《浪》,从麦琳到房琪,为了解决生存焦虑,国产综艺一——芒果,总在选择流量优先,代价是好不容易养起来的IP至少在口碑上逐渐崩坏。看着满屏的雌竞话题,kk还是忍不住想问一句,这真的会是综艺正确的唯一的自救方式吗?

这一季《浪》,重点歪到了哪里?

女人们凑在一起,只会扯头花?

节目组似乎都快要忘记了,最初,《浪》是来打破这个刻板问题的。

但如今,《乘风》似乎深陷这个泥沼之中无法自拔了。

房琪从“百万文案”沦为第二个“麦琳”,《乘风2025》只用了一个一公舞台。

事情的前因后果,甚至社交媒体的话题延展链路,大众都见过不少。但情绪这个东西,就是今天愤愤不平感觉被忽悠,明天再来一次,同样上头。

在《浪》例行的一公分组环节,房琪与彭小苒、何泓姗组成了一队,要表演《珊瑚海》这首歌。房琪为三人多次提到因为行程凑不齐,训练时间被压缩。并表示沟通过程中,两位没有时间配合。

这一波内容释放,何泓姗和彭小苒被波及,但整体声量不大。话题进入第二波,三人凑齐训练,房琪阐述目前的问题,语气焦急,语速转快,听起来颇有几分谴责队友不沟通的意味。并明确表示了不能接受彭小苒在歌里加rap的提议。这个想法,彭小苒在此之前已经在车上沟通过,只是当时房琪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所以彭小苒还特意朋友做了demo设计。

于是彭小苒满脸诧异委屈的神情,被网友放大截图传播,甚至解读为与演员职业生涯最热的《东宫》小枫“命运”共振——被身边人背刺等。

节目播出后,争议不断,何泓姗本人更是站出来发长文回应此事。节目组被指剪辑聊天记录,房琪被吐槽是“皇琪”。口碑大面积下滑,于是连带着她吃饭的技能——文案创作能力也被质疑拼接以及毫无意义的过度抒情。

房琪的口碑持续下落,热搜不断,一公结束后重新组队的戏份里再次迎来新一轮吐槽高峰。

叶童和李艺彤都对房琪抛出了橄榄枝,房琪选择了李艺彤,但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没有选择叶童。

原话是:

“叶童的选择非常有诱惑,但我真的很想要一个唱跳舞台,如果真的这样选择的话,我非常担心叶童的精力问题,我希望能玩得开心。”

叶童回应:“我一直都玩得很开心,可是我觉得你这样怀疑我的精力,我觉得你真的有问题。”一时之间场面确实有些尴尬,房琪在采访环节也直呼自己疯了,本意是担心叶童辛苦。但第一波争议未平第二波又起,即使事后叶童与房琪都不得不在微博上再次回应,热搜还是大面积扑向了扯头花和吐槽房琪的方向。

节目组热度话题拉满。尽管每年的叙事都差不太多,但网友们还是轻易入了这个“扯头花”的局。而早在王蓉被节目组淘汰后,央视文艺发布王蓉舞台,观众就已经将这两个事件解读为了是对《浪》节目组的间接批评。

无论陈德容是不是“作”,是不是“废”,房琪又是不是真才女,她们都为芒果送来一波又一波话题流量。观众调侃芒果总是押错宝,不是真的在夸你们会做热搜,只是没有破口大骂——你们还真是流量至上啊。这个角度,其实芒果每次都押对了,只不过,它的“对”不是观众的“对”罢了。

《披哥》vs《浪》,贵圈“重男轻女”实录

在《乘风2025》解读扯头花事件的视频评论区,kk看到了一条热门:

这很现实,这就是当代女性的职场困境——女性,永远在竞争。哥哥们呢?永远在松弛。们就是来争夺资源的,很功利,却也很无奈。

kk猛得一惊,还真是如此。女艺人们永远在自证,证明自己有实力配得上,证明自己十项全能没有瑕疵。

在《乘风2025》的流量之下,们乘风破浪和哥哥们披荆斩棘被放在一起对比。从环节设计到氛围呈现,都被摆上台对比。

《披荆斩棘的哥哥》的导演在娱理的采访里提到过:《披荆斩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女性0岁的人生有着天然的困境,‘浪’是要唤醒女性的独立意识。但男性0岁是没有这些困境的,‘男人三十一枝花’啊!......最后到了这个点——Call me by fire,我们要做男人的滚烫人生。

不仅不需要强调年龄,还为这些哥哥们提供“一些轻松、愉快的瞬间,哪怕是宿舍里的团建活动也在告诉大家你可以活得更自我、选择你想要的”。

从表述上,就可以看出两档节目在底层逻辑出发点上的差异,从一开始就弱化竞技,放大情怀。男人们是滚烫的人生,却冠以“披荆斩棘”之名,女人们是真的“披荆斩棘”却又逐渐做成了“裹小脚”。

很难不让人想到那句话:你要比同层级的男性优秀很多,才能和他们一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节目组从底层节目创作逻辑开始,就没有拿着男团的标准去要求披哥。但《浪》的们,一进到节目氛围里,就是被要求要按照女团的标准来进行的。女性0岁+就是思考中年危机,选择自救,无惧年龄。任贤齐和陈小春还可以优雅的老去。无论是实力还是人品,女艺人们被设计着进入一轮又一轮的自证,男艺人们则不需要。

贵圈“重男轻女”,历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两档初始设定相似的头部大众综艺上,如此鲜明的看到藏在性别叙事中的社会真相,确实有些让人忍不住感叹。

在这样的竞争语境和叙事场里,女艺人想快速突围,只能依靠极端标签。比如房琪的黑红。又比如,节目组完全不藏着,邀请了侯佩岑,却在演唱曲目里安排了《珊瑚海》。当然不是不行,只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镜头就差怼到她眼睛里了,试图通过她瞳孔的收缩来制造一点话题。

女艺人被当作工具人,是哭是笑,是撕逼还是根本不熟但要造团魂,都不过是“剧本”的一部分。曹颖八卦追问,王珞丹忍不住制止,就是“撕逼”,何泓姗解释就是“正面刚”......花学套路永无止境。

2020年那个夏天,抱着看乐子的心态,以为会看到一个对女性充满性别刻板印象的“宫斗”女性综艺,大众打开了《乘风破浪的》第一季。结果,节目逆风而行,带给了市场一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们。

5年不到,社会关于女性的话题不断在聚焦,女性力量在舆论场逐渐显现,更多的女性故事被看到。《好东西》大热,主演宋佳靠着主体性极强的“妈感”市场好感度不断攀升,而“浪”这个IP,兜兜转转,却走回了最开始的性别刻板叙事漩涡里——选择用一个个性别标签和热搜,收割流量。

我们不站队,也无意替任何人说话,对任何形式的女性道德审判都没兴趣,但由衷地希望们能有更多机会,站上真正的“舞台”去展示自己的魅力,而不是再次陷入精心包装空喊口号的刻板性别漩涡。

生存焦虑之下,放弃长线养护是正确的自救吗?

回到房琪,与其说芒果皇族,不如说芒果在“祭天”这条赛道上干出了经验。

事实上,回顾麦琳在舆论场的起起伏伏,不难到和房琪目前舆论路径的相似点——故布疑阵、只释放部分的信息、性别爆点等等。而比起麦琳的半素人状态,房琪作为网红,就有更多的场外素材可供发酵了。

当然也有人说,真人秀就是嘉宾的照妖镜。这种节目里有意见分歧在上一季,何洁和尚雯婕之间也发生过。何洁甚至还在后采里直接说也许尚雯婕不愿意和她做朋友。还直接当面开大对着尚雯婕说她是她这辈子最难交的朋友。但这场分歧也很快在柳岩和朱丹的引导下被消解。

这么多,性格各异,分歧是必然。这是真人秀的关键看点之一,但官方要如何拿捏尺度,是个大课题。

事实上,从节目商业化角度,大约180个,6季节目,《乘风2025》走到2025,说没有流量焦虑也是不可能的。

综代疲软,新类型难出头,综艺行业整体进入全面冷淡期。我们相信,站在制作的角度,呕心沥血养护的IP进行调整,初心必然是为了IP能够熬过淡季,继续活下去。《乘风2025》,甚至还将舞台搬到了海边,力图在视觉上,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新鲜感。只是遗憾的是,户外对于舞台竞演类综艺来说,确实有太多的不可控。

大风影响收音、影响们的妆造,观众视觉上不仅没有什么新鲜感,反而带来了一种草台班子感。努力努力都白干。

比起舞美的遗憾,在过程中,原始的核心变得模糊,丢掉了最初让观众沉浸的核心关键。为了流量制造雌竞,才是真浪的迷失。

为了流量几乎放弃IP长线养护,在《再见爱人》节目组搅动“麦琳”狂欢季的时候,kk就疑问过。

最开始,《再见爱人》留住观众的是真实夫妻婚姻走入困境的社会议题思考,角度很好,嘉宾也选的很好。

当时第一季的豆瓣热门评论是“我支持这个综艺剪个120分钟版选送奥斯卡”“真是一场现实加长版、微观版的《婚姻故事》”。可到了去年全网大爆的第四季,已经沦为了性别对立的辩论场。

要活下去,难道没有更好的方式了吗?

有,比如大胆开启12场直播的《歌手2024》,首期回归就迎来了全网大热讨论,尽管后续因为各自原因有所下滑,但直播的确成为了这档国民音综最大的亮点创新之一,的确让冷了很久的综艺市场短暂地又进入了全民狂欢。又比如面对制作团队出走的《明星大》,力挽狂澜保住了节目内容质量,靠着始终较为稳定的案件设计、社会议题卷入、固定的班底、“家族感”强烈的嘉宾队伍......一季又一季的坚持着,稳稳守住核心受众。

在整个低迷周期内,芒果系综艺支撑起了国产综艺的半边天,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更成熟的制作团队,背靠湖南卫视的低价版权,还有这些年大爆IP积累下的核心受众体。但,如今这局面,从《再见爱人》到《浪》为了解决生存焦虑放弃IP长远价值,真的是正确的自救方式吗?

一顿少吃一口,实现顿顿饱,还是猛吃一大口,盆满钵满,确实难选。

图源:微博、豆瓣,侵删图。

留言与评论(共有 12 条评论)
本站网友 动漫下载器
3分钟前 发表
并表示沟通过程中
本站网友 农业银行电子银行
19分钟前 发表
但这场分歧也很快在柳岩和朱丹的引导下被消解
本站网友 亚美科技
29分钟前 发表
大众打开了《乘风破浪的》第一季
本站网友 海娜号官网
22分钟前 发表
与其说芒果皇族
本站网友 脱毛要多少钱
10分钟前 发表
收割流量
本站网友 中国铝型材网
0秒前 发表
从麦琳到房琪
本站网友 皇帝故里
23分钟前 发表
或许
本站网友 欲如潮水
19分钟前 发表
女性0岁+就是思考中年危机
本站网友 隔离霜是防晒霜吗
3分钟前 发表
我们相信
本站网友 烟嗓
9分钟前 发表
继续活下去
本站网友 落叶满空山
30分钟前 发表
我非常担心叶童的精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