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常 >

日常

“浪”陈德容房琪翻车、“无限超越班”让王星演,综艺靠争议话题带飞?

2025-04-21 10:42:27日常15
搜狐娱乐专稿(木子/文)最近的热播综艺又成了“话题制造机”。《乘风2025》不断更新“学”,《小小的勇气》引发“大大的争议”,《无限超越班第三季》更是开播就“开撕”,这些抓马事件和黑红嘉宾的涌现快有去年“花学”复兴、“麦学”崛起的阵仗了。近年来,不少综艺因个别片段或嘉宾的格外出圈而常驻热搜,甚至经常形成争议话题盖过节目本

搜狐娱乐专稿(木子/文)

最近的热播综艺又成了“话题制造机”。

《乘风2025》不断更新“学”,《小小的勇气》引发“大大的争议”,《无限超越班第三季》更是开播就“开撕”,这些抓马事件和黑红嘉宾的涌现快有去年“花学”复兴、“麦学”崛起的阵仗了。

近年来,不少综艺因个别片段或嘉宾的格外出圈而常驻热搜,甚至经常形成争议话题盖过节目本身内容的情况,典型如陷入“黑红”怪圈的表演类综艺。

为此值得探究的是,这类“话题综艺”是如何诞生的?以“黑红”为主的传播效果是节目组本意吗?它们的风靡又在给行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01制造“话题综艺”

一档综艺的看点主要由节目形式和嘉宾表现共同构成,制造“话题综艺”也需从这两方面入手。

从节目形式来看,有些品类的综艺天然容易演变为“话题综艺”。

比如《花儿与少年》《再见爱人》《乘风破浪的》《五十公里桃花坞》等分别以旅行、情感、竞演、社交观察为主题的像综艺IP。

综艺导演Max解释,“当嘉宾们需要长时间待在镜头下和完成各种挑战时,就可以比较真实的展现他们的性格与能力,由此产生的反差和碰撞正是节目组需要的话题点。”

具体策划上,有些特殊环节也是生成热搜话题的温床。

比如历届“浪”的抓马时刻,大都发生在排练和选人环节,作为第六季的《乘风2025》也不例外。

一公排练,前有陈德容拖延进度还发脾气,后有房琪被质疑背刺和爱告状,投射到现实生活中,这种团队合作遇到奇葩队友的情况显然很能让网友共情。

二公选人,房琪拒绝叶童邀请被批低情商,她给出的理由是“担心对方精力”,结果遭到叶童的直接反驳。但面对这种“社交修罗场”,网友们也在思考“该如何回绝才算高情商”。

Max提到,“从‘花学’、‘桃花坞尴尬九分钟’到‘杨学’、‘麦学’等的出圈,可以发现当下网友很爱探讨气氛微妙的社交场面和人设极致的特别嘉宾,这种趋势也在影响着综艺创作和营销的方向。”

如果是策划本身就有问题,那么节目组自己也要面对非议。

《无限超越班第三季》学员面试环节,王星的考题是演绎被后给亲人打电话的场景,节目组因此被质疑刻意揭人伤疤。

《小小的勇气》宣传主题是人文纪实类节目,要去探访大山深处的鲜活故事,但播出后聚焦赵露思的迷之发言,这给双方都引来了。

再从嘉宾表现来看,有话题破圈的嘉宾并非只能走“黑红”路线。

周一围和孟子义就是正面案例,前者凭借夫妻综艺《爱的修学旅行》塑造出“负责爱妻的好男人”形象,后者则在《五十公里桃花坞》里以一以贯之的“笨蛋美女”形象弱化了加戏的争议。

在就职于某后期公司的凌霄看来,“通过综艺成功‘洗白’的嘉宾应当是极具个人魅力的,毕竟仅靠表演不太可能在镜头前博得如此多的好感。”

对于综艺节目来说,这类靠正面话题火出圈的嘉宾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可以说,绝大多数嘉宾在成为话题中心时,舆论风向都偏向于负面。

一方面,为了话题度,综艺节目本就会主动邀约“争议型嘉宾”。

凌霄表示,“因为咖位大的艺人请不起,有的演员怕滤镜破碎也不愿意上综艺,一些自带争议的艺人自然成了‘性价比’之选。”

另一方面,很多嘉宾是在节目播出后才引发的争议,这也是节目组预料之外的情况。

典型如《花儿与少年第六季》的周雨彤,她长期维持着演技和性格俱佳的女演员形象,不曾想会因参加旅综遭遇口碑滑铁卢。

至于生成“话题综艺”的最后一环,是“赛博审判”成风和碎片化追综的互联网环境。

从《如懿传》到《向往的生活》,由于社会情绪的进一步转变,不少播出多年的影视综都重新成了网友的吐槽对象。“赛博审判”之风盛行下,最新播出的影视综当然会受到波及,这也是近年“话题综艺”增多的原因之一。

加上对二创剪辑的切片视频、吐槽博主的逐帧解读等碎片化信息的接收,爱冲浪的网友即使不追综艺也会看乐子,同样助力了“话题综艺”的诞生。

02“黑红”不是本意

显而易见的是,“话题综艺”以争议型居多,但“黑红”往往不是节目组的本意。

凌霄表示,“综艺节目肯定要有正向立意,否则也没办法播出。”

具体到制作上,节目“博流量”的尺度通常与播出平台、制作团队的属性有关。

Max以嘉宾邀请为例,“尤其像央视的节目,对嘉宾风评的要求会比较严格,其他电视台和长视频平台总体也比较谨慎,只是保不齐有些团队就是专门吃这碗饭的。”

比如,有的节目组会让嘉宾主动去制造争议。

凌霄提到,“如果嘉宾觉得可以,就会主动去配合,但他们要是不同意,导演也没辙。”

与此同时,也有嘉宾是自己决定要走“黑红”路线的。

“虽然导演组不一定接到过报备,但送的流量不要白不要。”

不过,也不排除嘉宾被迫配合的情况。

赵樱子在《无限超越班》的争议从自称“迪幂孟扎”开始,她最近于直播中声称造梗是节目组要求,但后者未作回应。

她的澄清不知真假,但Max透露,“有时咖位小的艺人的确没有太大的选择空间,你不能给节目组提供话题那就要接受被放弃的结果。”

事实上,综艺节目组与嘉宾大都是站在同一阵线的合作伙伴,无论哪方陷入负面舆论都可能会造成“双输”的结果。

Max表示,他所在的团队就会主动保护嘉宾。

“即使是素人综艺,嘉宾某些没太注意的行为有可能招骂时,组里的编剧还会提醒他们一下。”

凌霄表示,“录制期间,艺人嘉宾一旦觉得自己发表的言论有问题,他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导演组这个东西不能播,如果没有说的话,就都默认为是可以播出的。”

网上流传过综艺会进行恶意剪辑之类的操作,虽然不排除存在但肯定比较少。

如果播出后形成了一些负面反馈,嘉宾方也会主动导演组商量对策。

Max表示,“双方是有签保密协议的,嘉宾不可能越过节目组自己处理,正常情况都需要互相信任。”

《再见爱人第四季》的“麦学”发酵后,麦琳遭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网友都很疑惑这样别扭敏感的性格是怎么养成的,但直到最后一期节目才进行了一些交代,她透露自己是被父母的经历。

为此,不少网友深感被节目组耍了,有的觉得这是强行用原生家庭问题对麦琳进行洗白,还有的则觉得这种信息早点放出来会让她少挨很多骂。

凌霄分析,“从完整的节目构思来讲,如果提前把这个信息放出来,而不是等最后一期的话,它的冲击力可能就没那么强了。”

Max也觉得,负面舆论处于高点时,放出这种信息也可能是雪上加霜的操作。但节目组应该主动做些什么,不能为了所谓的节目效果而放任舆论发酵。

0“话题”出圈,收益几何?

争议话题已成为综艺市场的突围利器,但这种热闹究竟是行业低谷期的救命稻草,还是消耗内容生命力的“虚假繁荣”?

对于单一节目来说,话题热度的确有机会转化为正片播放量。

《乘风2025》开播时李晟以“00后的小燕子”为噱头成为高人气选手,而后又有陈德容、房琪等争议选手吸睛。

从最初公布嘉宾名单时被吐槽越来越“水”,到如今正片的站内播放量不输于前几季,各种正负面话题的引流效果可见一斑。

不过,“话题综艺”也会形成讨论度与播放指数“倒挂”的现象。

据Vlinkage的数据统计,《花儿与少年第六季》《再见爱人第四季》都掀起了现象级话题讨论,说是去年最热门的两档综艺也不为过,但它们的网播指数在年度综艺榜单里仅分别排在第27和28名。

Max认为,“当争议话题完全盖过节目本身的内容,不仅无法吸引网友观看正片,可能还会劝退原本追综的观众,这也是‘黑红’路线的弊端。”

《乘风2025》的公演舞台再用心,现在也不如选人那几分钟精彩;《小小的勇气》原本是做公益的节目,结果社媒上都在讨论赵露思的发言;而《无限超越班第三季》或许也会延续系列IP的传统,关于表演的内容无人在意,嘉宾又出什么幺蛾子才是看点。

“如果受众关注的内容与节目立意完全相悖,那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这档综艺是成功的。”

“黑红”看似也是红,但综艺业内对此认可度有限。

凌霄表示,“只会炒作‘黑红’话题的团队口碑普遍不太好,创新能力也有限,业内合作会多一层顾虑。有些节目‘黑红’到被管制后,幕后团队也要担责。”

把正面话题做出花样来,才更加能证明综艺人的水平。

他透露,“《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就是嘉宾间氛围好到出圈的正面案例,节目制作方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项目资源。”

众所周知,综艺行业正处于瓶颈期。

如凌霄所言,“前些年行业太卷了导致各个类型的综艺都很充足,如今要在节目形式上进行创新是很困难的事情。因此部分制作方对流量的追求也可以理解,只是观众会越来越感到审美疲劳。”

Max深感综艺市场的惨淡,他认为现阶段“活着最重要”。

凌霄也表示,“对于行业来说,能招到商的就是好综艺了。”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留言与评论(共有 10 条评论)
本站网友 蜂花粉怎么吃
4分钟前 发表
制作团队的属性有关
本站网友 季华园
6分钟前 发表
”另一方面
本站网友 雅思口语
3分钟前 发表
从节目形式来看
本站网友 营口信息港
9分钟前 发表
后者则在《五十公里桃花坞》里以一以贯之的“笨蛋美女”形象弱化了加戏的争议
本站网友 刘韬
10分钟前 发表
前有陈德容拖延进度还发脾气
本站网友 张雅琴
7分钟前 发表
“因为咖位大的艺人请不起
本站网友 全球城市竞争力
8分钟前 发表
但Max透露
本站网友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
1分钟前 发表
”《再见爱人第四季》的“麦学”发酵后
本站网友 乙肝作弊药
16分钟前 发表
“当争议话题完全盖过节目本身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