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常 >

日常

在音乐“抄袭”背后,我们是否忽略了什么

2025-04-21 12:56:27日常4
文|蒜香啫啫角2025年月,歌手黄霄云翻唱华晨宇代表作《烟火里的尘埃》在音乐平台上线后热度快速飙升,然而,这场看似常规的翻唱却因一段12秒的“吟唱”片段,演变成了一场全网关注的版权争议。最先是华晨宇粉丝指出,这段吟唱复刻了华晨宇在2018年《歌手》节目中改编《孩子》Live版的独创段落,且黄霄云团队仅获得原曲词曲授权,未

文|蒜香啫啫角

2025年月,歌手黄霄云翻唱华晨宇代表作《烟火里的尘埃》在音乐平台上线后热度快速飙升,然而,这场看似常规的翻唱却因一段12秒的“吟唱”片段,演变成了一场全网关注的版权争议。

最先是华晨宇粉丝指出,这段吟唱复刻了华晨宇在2018年《歌手》节目中改编《孩子》Live版的独创段落,且黄霄云团队仅获得原曲词曲授权,未对改编部分进行沟通或标注来源,涉嫌侵权。后黄霄云工作室则声明“已合法取得词曲授权”,全程遵守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

而后华晨宇工作室做出回应,表示“经过昨日一天的主动沟通,很遗憾双方未能达成有效共识”,并强调“拒绝音乐版权擦边行为”;黄霄云方则在4月日再发补充说明,再次强调合法途径取得歌曲的词曲著作授权,并向发行方提出申请,标注线上翻唱版本溯源。

这场纠纷的核心,看起来从传统词曲侵权争议,延伸至音乐表演中“独创性段落”的版权归属问题。华晨宇粉丝晒出频谱对比图,称两段吟唱在旋律走向、气声处理等细节上相似度超80%;而黄霄云粉丝则认为翻唱属于艺术再创作,且标注了“原唱:华晨宇”以示尊重。但实际上,这一场以音乐版权纠纷引发的争议,与其说在讨论版权,不如说又是一次粉丝文化消极面的呈现。

1

这一次版权争议确实与过去常见的有所不同,过往我们看到的音乐侵权问题常常出现在作曲上抄袭与否的层面上,而这一次则更具体到了一段不到12秒的吟唱部分,而且是粉丝体先发现并讨论,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们音乐市场版权意识的增强,版权保护意识的颗粒度从“作品”细化到了“元素”。

如果要说黄霄云到底是否抄袭了华晨宇的创作,从法律层面来看答案或许是没有。

我国著作权法目前保护的是独创性的词曲著作权,黄霄云这一段在改编作品中放在结尾处的吟唱,不是让一首歌“从无到有”的作曲范畴,更贴近让一首歌“从瑕疵到完美”的和声编曲范畴,那么只能说黄霄云存在编曲创意的借鉴,而非著作权法定义的词曲抄袭。

从这也延伸出一点,即我们的音乐版权细分化仍需继续推进。在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词与曲是创作,编曲也同样是创作,在歌曲创作多样性的时代,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来保护每一种创作。

尽管这一次华晨宇粉丝体很难看到一个他们想要的结果,但从整个行业和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一次的抄袭争议将编曲创作的重要性展现在大众眼前,也算是一件益事。

2

在黄霄云工作室发的第二次声明中提到,本次双方争议的本质“是音乐行业版权细分化进程中的认知差异”,这可以看作黄霄云是对于“抄袭”的正面回应。顺着这句话来理解,黄霄云承认她的和声编曲借鉴了华晨宇曾采取过的和声编曲,但她认为这不属于抄袭,沟通后华晨宇方认为这是抄袭,从而导致的“认知差异”,那么为什么在黄霄云方看来她的编曲不属于抄袭?

乐评人梁源对于这件事做了一个0分钟的视频分析,我们也能借由专业视角来看待这次抄袭争议背后的本质。

梁源在视频中以几个音乐作品对比分析了音乐创作中对符号学的运用,当一段很小的旋律与某个意义挂钩后,这段旋律就成为了知道这个意义的人脑海中的一个符号,而这样将其他音乐作品中已经产生的符号放置到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进行再表达,是一种很常见的创作方式。

一部电影对另一部电影的致敬,往往也是将原片中经典的、符号化的段落复刻或再演绎来实现的,而黄霄云曾在芒果捞星闻的Q&A中提到过,自己在华晨宇参加《快男》时就是粉丝,这可能正是黄霄云认为自己的吟唱段落不构成抄袭的原因。

也许在她的想象中,她选择用类似“彩蛋”式结尾的形式来致敬华晨宇,更能体现自己火星人(华晨宇粉丝名)的身份,引发华晨宇粉丝的共鸣,因为她选择的这一段吟唱恰好就是在火星中具有符号化性质的存在。

当初有不少人正是被《歌手》 晨宇的这段改编吟唱所折服的,可能是华晨宇粉丝又一次爱上他的理由,是TA们心中是不可替代的一幕,而这也使得黄霄云的借用最终引起了粉丝体的愤怒。

在梁源看来,如果这一次争议是从音乐创作的角度出发,那么该讨论的是黄霄云的这段致敬是否合理,而非这一段吟唱是否抄袭。这确实是一个需要理清的逻辑,当给音乐创作中常见的符号借用式表达扣上了“抄袭”的帽子,那么未来音乐人创作将缺少这种表达方式,多是一件另人可惜的事情。

尽管华晨宇粉丝表示TA们所愤怒的,是黄霄云未标明她的和声编曲创作源头出自哪里,但从情理的层面更容易理解TA们生气的真正原因——华晨宇曾用这样的吟唱演绎打动TA们、甚至惊艳世人,那么这经典的一幕就应该归华晨宇独有,成为华晨宇音乐演绎的专属符号。

如果不是这样的思维,那么华晨宇粉丝就不该如此生气另一位歌手的借用,毕竟借用他人音乐作品中的段落,往往意味着对这一段落的认可与欣赏,尤其黄霄云并非是无名之辈,她身后的公司团队也都会为她的内容进行把关,这样的音乐人真的愿意冒着被指责抄袭的风险拿出高度相似的内容吗?

理性来看,这一次由黄霄云翻唱作品引发的版权争议,对于音乐行业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可能会加快我国音乐版权细分化进程,但从娱乐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次值得称颂的示范。粉丝体难以从音乐的角度看待由音乐创作延伸出的争议,TA们更关注的还是争夺是专属,通过不断指责引发工作室的下场,进一步使得将原本可以是音乐创作层面的讨论导向了法律层面与道德层面的讨伐。

说到这也想问,到底何时音乐人、歌手的粉丝,能够真的因为TA们的偶像爱上音乐,愿意为了偶像把自己的视野放宽,多听一听好音乐,放下对口诛笔伐的执着呢?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留言与评论(共有 10 条评论)
本站网友 成都神康癫痫医院
29分钟前 发表
这可能正是黄霄云认为自己的吟唱段落不构成抄袭的原因
本站网友 心衰指南
1分钟前 发表
在歌曲创作多样性的时代
本站网友 切眼袋
12分钟前 发表
而这样将其他音乐作品中已经产生的符号放置到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进行再表达
本站网友 至于你信不信
8分钟前 发表
能够真的因为TA们的偶像爱上音乐
本站网友 昆明市房屋出租
30分钟前 发表
也算是一件益事
本站网友 宫胎宝
17分钟前 发表
这场纠纷的核心
本站网友 摩天城市网
26分钟前 发表
歌手的粉丝
本站网友 大兴联港幸福湾
0秒前 发表
这样的音乐人真的愿意冒着被指责抄袭的风险拿出高度相似的内容吗?理性来看
本站网友 张朝阳博客
5分钟前 发表
尽管这一次华晨宇粉丝体很难看到一个他们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