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常 >

日常

行业|《乘风2025》带走出直播间,地方文旅迎来新故事

2025-04-21 01:34:51日常3
“乘风”归来,仍旧是市场头部。行至第六季的《乘风2025》在Q2一众综艺中保持领跑姿态,每当更新日时的播放量表现更是一骑绝尘。都说这一季是“小咖秀”,但住在热搜上的,还是这《乘风2025》的们。当然秉承“学”一贯的风格,《乘风2025》这一季还是励志与抓马并存。这才刚到二公,已经有多位成为舆论靶子,被翻来翻

“乘风”归来,仍旧是市场头部。

行至第六季的《乘风2025》在Q2一众综艺中保持领跑姿态,每当更新日时的播放量表现更是一骑绝尘。都说这一季是“小咖秀”,但住在热搜上的,还是这《乘风2025》的们。

当然秉承“学”一贯的风格,《乘风2025》这一季还是励志与抓马并存。这才刚到二公,已经有多位成为舆论靶子,被翻来翻去地分析和审判。

这一次观察家不想去聊节目和们之间的对和错,也无意去为谁辩白为谁站队。这一次我们不妨将目光看得更远一点,把视角放得更大一些,来看《乘风2025》与地方文旅之间的互相成就。

一种新鲜感

从演播厅到山水间

《乘风》系列的舞台好不好?见仁见智。

有人说《乘风》系列舞台透着一股“很贵的味道”,毕竟芒果在硬件方面一向是很舍得投入的;也有人说《乘风》的舞台晚会感太强,少了一种“舞台味儿”。

认同也好不认同也罢,站在系列IP的角度来看,一连五季都在演播厅内,观众也到了审美疲劳的时候。随着技术的发展,演播厅里能玩出来的花样确实越来越多,但比起大自然带来的新鲜与挑战,还是略显不足。

以《乘风2025》的一公为例,以大海与沙滩为依托,天然构成了一副图画,而且伴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舞台设计与搭建也有了更多玩法,嘉宾出场的花样也更多。像叶童组,就是远远从沙滩上一路走来,也呼应了她们的表演曲目——《平凡之路》。

像《珊瑚海》这种偏静一点的歌,在演播厅时有点吃亏的,但在海边却生出了新变化,烟花、灯光和火焰都可以为舞台添彩。歌声配合着海浪声,又有另一番不同的体验。

从嘉宾的个人能力来看,“走出去”也很有必要。

这一季之所以被称为小咖秀,是因为前几季能选的人已经差不多了,而且《乘风》的选角又和其他节目不一样,其一是人数多,一季至少要0位,其二是要新面孔,上过节目的只能作为助演嘉宾限时返场。

这就导致了这一季公布嘉宾名单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没看头,能唱能跳的人太少。诚然娱乐圈散落着大量的前女团成员,但这些人或是年龄不够,或是没有一块足够突出的长板,总之不那么符合节目要求。

符合节目要求的,则多数唱跳能力为零或较弱。可这是个舞台节目,即使能够通过魔鬼训练让们跟上节拍把舞顺利跳下来,但和有基础的人相比,还是有巨大差距。把舞台挪到室外,则很好地把们的短板“藏起来”。

二公的时候,有好几个舞台是没有跳或者跳的比重比较少的,比如王珞丹团。但是站桩唱歌没有让观众觉得单调枯燥,是因为舞台挪到了昆明的石林,层层叠叠的怪石变成了们舞台中的元素,让舞台变得更丰满。

这一季的玩法公开时,也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一公就要换一个地方,“一直在海南录不行吗”,不是不行,只是不够好。

现在的观众耐心很低,很容易对事情感到厌倦。如果每次公演只固定在一个地方,那和过去在棚内录制其实也没有太大区别了,让们动起来,每一次舞台都会变成全新的观看体验。

四处移动的公演,也很考验们的临场应变能力。比如二公在昆明,赶上了几十年一遇的降温,甚至当天还飘了小雪花,面对极端天气们要如何应对,增加了节目的不确定性。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二公中分组不占优势的李艺彤,带着两名队员拿到了全场第二名的成绩,这就和她们在现场展现出的激情有关。这种变数,意味着悬念,一档综艺节目能够吸引着观众看下去,靠得就是这份悬念。

《乘风2025》选择走到山水之间,绝对是一步好棋。

乘风走四方

地方文旅名声扬

当然,《乘风2025》这份“不安于室”获益者不仅是系列IP本身,地方文旅因此获得的提振反而更多。

一公的陵水,是海南一座小城。它位于三亚和万宁两座网红城市之间,距离三亚坐高铁仅需21分钟,但这里的游客相对于三亚却少了不少。

这几年也有包括《我在岛屿读书》等综艺选择陵水作为录制地点,但这类人文类节目的受众相对较窄,影响力有限,对陵水的加持也有限。

可是《乘风2025》不一样,首先它有系列IP加持,从2020年首播至今,这档节目已经积蓄起足够规模的粉丝了。其次,它的受众范围更广,秀粉以及一部分音综观众,都会关注这档节目;最后每位的粉丝也会关注,三股力量加在一起,给陵水带来的收益是可以预期的。

与其他把“地方文旅”作为重点刻画对象的节目不同,《乘风》没有把重心全部放在当地风景,也没有借之口去做宣传。可这种“背景板”式的做法,反而真实,它的美与好,都是观众自己亲眼看见,而非经过他人转述与美化的。

二公的石林情况也很类似。

石林风景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离市区很远,且交通不算太便利。有游客向观察家透露,石林风景区到石林县城有将近10公里的距离,一般去石林的游客都会选择跟团或者自驾,因为“太难打车了,怕被困在那回不去昆明”。而且与市区相比,石林县城的食宿条件也相对一般,即使景区内部各种设施都很完善。

石林县城 受访者提供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当地不修地铁或者多开几条市区直达石林的旅游线路呢?当然还是经济账。地铁或者旅游车不是开通了就完了,后续还有养护费、人工费等多项支出,如果游客数量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话,确实也没必要这么做。

而且从宣传层面来看,昆明或者说整个云南值得去的地方太多了,石林被淹没在诸多美景之中,特别是年轻人对这里的了解并不多。而《乘风2025》,是个帮助当地打开知名度的机会。

因为《乘风》系列一直是有现场观众的,同时也有参演嘉宾的粉丝会跑到当地为自家加油鼓劲,即使她们并没有去看现场的资格。国内很多景点都是这样,酒香巷子深,只要来了就会发现它的好,但就怕没人来。

《乘风》做的,就是第一步,让年轻人去认识这些地方。

有粉丝说,自己去石林追公演时打车,当地司机告诉她“我们这里最近来了好多和你们一样看演出的小姑娘,有两个小姑娘因为没票还哭了呢”。当地人的感知,是最真实的。《乘风》对地方文旅的提振,也是明显的。

这次在二公播出后,评论区的人除了讨论,也提到石林的风景很美,没有想到依托于石林的舞台设计会这么好看,自己有机会也想去看看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年轻人更有安利热情,也更知道什么样的内容能够撬动自己同龄人的兴趣。让他们了解、走进这些地方,在宣传方面会形成更大的势能与传播效果。在小红书等平台,我们也确实发现了有人会分享“去某某地追《乘风》顺便还能玩什么”的吃喝玩乐攻略。

三公抚仙湖、四公据说在雄安新区,跟着们的步伐,我们有机会去认识更多新城市,发现他们不为人知的美。

当然文旅结合是很多综艺都在做的,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关注《乘风》?其一因为大部分文旅结合的节目为旅综,而像《乘风》这种S级的舞台综艺来做文旅结合,相对较少。其二,它提供了一种更短线的、提振地方文旅声量的方式。

举个例子,像《爸爸去哪儿》虽然是亲子综艺,但把它当成旅综看其实也没毛病,甚至节目完播后会有人去打卡爸爸和萌娃们去过的地方。

但这类节目是有自己的故事线与成长线的,直到后期才会凸显出这些世外桃源之所的独特与美丽,《乘风》的切入点显然要更快,不用去慢慢做铺陈。

另一方面,以地方文旅作为切入点的旅综或者慢综艺,选择的多是很小众的地方,主打一个“私藏宝藏”的感觉。可是像陵水、石林包括雄安这些地方,它们在游客中知名度确实不算高,但也绝不是无人知晓的小众旅行地。

就好像我们总说的,尖子生和差生都有人关注,只有中不溜的学生泯然众人一样。这些“腰部景点”同样需要有节目替它们发声、帮助它们扩大影响力。《乘风2025》所做的就是为这些处于腰部位置的旅行地赋能。这种操作思路,对于其他综艺,特别是音综,无疑也是有借鉴之处的。

当然因为的赋能作用,地方政府在宣传方面也很配合,最终形成了双赢局面。们有更好的舞台呈现给观众,地方文旅藉由节目的影响力被更多人所熟知。

源于综艺,又不止于综艺。这或许才是头部综艺在形成一定影响力后应该去做的事。

留言与评论(共有 19 条评论)
本站网友 岱山房屋出租
9分钟前 发表
影响力有限
本站网友 安徽农行
13分钟前 发表
而且《乘风》的选角又和其他节目不一样
本站网友 洛阳市外语实验高中
22分钟前 发表
这一季的玩法公开时
本站网友 网页收音机
10分钟前 发表
面对极端天气们要如何应对
本站网友 半球电磁炉故障代码
1分钟前 发表
又有另一番不同的体验
本站网友 濮阳餐馆
23分钟前 发表
也很考验们的临场应变能力
本站网友 红花注射液
28分钟前 发表
但也绝不是无人知晓的小众旅行地
本站网友 北京商务中心
3分钟前 发表
《乘风2025》这份“不安于室”获益者不仅是系列IP本身
本站网友 周星池
17分钟前 发表
地方文旅因此获得的提振反而更多
本站网友 保利中央公馆
27分钟前 发表
但也绝不是无人知晓的小众旅行地
本站网友 湖南铁道
16分钟前 发表
把视角放得更大一些
本站网友 工商银行网上
16分钟前 发表
与其他把“地方文旅”作为重点刻画对象的节目不同
本站网友 企业发展理念
3分钟前 发表
让们动起来
本站网友 南昌搜房网二手房
21分钟前 发表
但住在热搜上的
本站网友 最难拔的智齿图
18分钟前 发表
是最真实的
本站网友 gateway官网
7分钟前 发表
有好几个舞台是没有跳或者跳的比重比较少的
本站网友 公司私有化
21分钟前 发表
但这类节目是有自己的故事线与成长线的
本站网友 深圳万科棠樾
12分钟前 发表
只是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