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常 >

日常

5万人评出9.2分,这“偷窥”片至今难以超越

2025-02-02 21:53:38日常109
5万人评出9.2分,这“偷窥”片至今难以超越 原标题:5万人评出9.2分,这“偷窥”片至今难以超越 前段时间,《奇迹·笨小孩》被选为代表中国内地竞逐202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的电影,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与热议。 事实上奥斯卡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具有相当高知名度的电影奖项,一直以来都是许多观众观影选择的风

5万人评出9.2分,这“偷窥”片至今难以超越

原标题:5万人评出9.2分,这“偷窥”片至今难以超越

前段时间,《奇迹·笨小孩》被选为代表中国内地竞逐202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的电影,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与热议。

事实上奥斯卡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具有相当高知名度的电影奖项,一直以来都是许多观众观影选择的风向标。

其中“最佳国际影片”奖,也是2019年以前我们所常说的“最佳外语片”奖,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最优秀影片的竞技场。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部影片便是2007年得此荣誉的佳作——

窃听风暴Das Leben der Anderen (2006)导演: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编剧: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

主演: 乌尔里希·穆埃 / 马蒂娜·格德克 / 塞巴斯蒂安·科赫 / 乌尔里希·图库尔 / 托马斯·蒂梅

类型: 剧情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上映日期: 2006-0-2(德国)

片长: 17分钟

豆瓣上超过5万人观看,评分9.2。

好于99%的悬疑片,位于TOP250榜单第66名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名副其实的影史佳作。

在两德统一之前的东德,曾经有一个10万专职人员,20万姓名所组成的情报机构——Staatssicherheit(德语:国家安全),简称 Stasi,即史塔西

这些为效力的情报人员和秘密警察确保了民主德国对东德人民的掌控,他们无所不知,掌握民众生活的所有细节

主人公魏斯勒正是史塔西的其中一员,他为人严谨自律,做事一丝不落,犹如一台精密机械上的严丝合缝的零件。

他出的特工能力令他得到了组织上的高度赏识,乃至于将他视作模范,让他在学校中进行授课。

彼时的东德政治环境紧张,艺术创作气氛凝滞,但仍有许多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在创作时不愿受制于政治,坚持自我,因此这些人都受到了东德政府严厉的管控与制裁。

德雷曼就是这样一名剧作家,他的爱人克里丝·玛丽亚是著名的戏剧演员,两个人的生活很美满。

一日,魏斯勒的老同学古毕兹,也是现任东德的文化局局长到了他。

在古毕兹敏锐的政治嗅觉下,他认为德雷曼有着宣传对政府不利的思想的苗头,苦于没有证据,故希望魏斯勒能够帮忙监听德雷曼

不仅仅是古毕兹一个人的意思,上层的安全部长汉斯也有所示意,然而他的企图则是针对德雷曼那位美丽的伴侣。

汉斯时不时扰玛利亚,而玛利亚自己也明白,如果拒绝,自己将再无戏可演。

德雷曼的家里随后被安装了窃听设备,魏斯勒就住在隔壁,与另一位同事一起,两人二十四小时监听德雷曼的衣食起居,一言一行。

一日德雷曼家中开起了一场派对,来的都是圈中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其中也包括德雷曼的老师

老师也曾是一名导演,但因不愿与东德政府为伍,遭到了封杀

而席间的有些导演却因成为政治的走狗,而事业有成。

其实德雷曼并不是一名意志多么坚定的纯粹的“艺术家”,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也选择了一条明哲保身的道路。

他的好友还曾因此与他争执,德雷曼自知惭愧,无言以对。

派对结束后,德雷曼拆开老师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本乐谱,名为《献给好人的奏鸣曲》,这再次令德雷曼的内心有些动摇。

魏斯勒通过监听与日常的观察发现,玛利亚不光受到汉斯言语上的扰,还被迫出卖自己的肉体,以保全自己的艺术生涯。

这一切也令他有些愤懑,他悄悄留了线索,希望德雷曼能够知道事情的真相。

玛利亚长期受到身心上的双重折磨,只能依靠抗抑郁药勉强维持。

德雷曼发现事情以后,没有直接拆穿爱人,他明白她的苦衷,于是在背后紧紧的抱住了她

魏斯勒没有伴侣,也没有多余的感情生活,他在日复一日的监听之下,感受到了人性的真挚与情感的温度。

他甚至会趁德雷曼不在家,偷偷潜入,细细抚摸着其家具,认真感受这份与冰冷的制度截然不同的感受。

不久,德雷曼的老师还是在政治高压与艺术理想之间的挣扎下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德雷曼听闻后悲从中来,拿起老师送给他的琴谱,弹奏以寄托哀思。

琴声中充满了伤感与悲愤,并传到了那一头的魏斯勒的耳朵里,魏斯勒也不禁为这份哀伤而动容。

德雷曼弹奏过后问道身后的玛利亚:“那些用心聆听的人会是坏人吗?”

魏斯勒感觉这句话仿佛是在质问自己。

老师的死深深的撼动了德雷曼的心,他对东德政府产生了无尽的失望,这个国家为何能将这样一位无辜的人逼上绝路?

又是一个周四,玛利亚又到了需要配汉斯过夜的时候,她扯了个谎,但是这次德雷曼拆穿了她,希望她能够留下来。

玛利亚还是走了,她心里明白,她如果拒绝,会为二人带来怎样的后果。

魏斯勒这边,交班的时候也到了,但他没有立刻回家,因为他也陷入了同德雷曼一样的怀疑之中。

在酒吧里,他碰到了一样没有去汉斯那里的玛利亚,玛利亚心烦意乱,借酒消愁。

魏斯勒谎称自己是玛利亚的粉丝,上前给了玛利亚一些鼓励的话语,让她做回自己。

然而玛利亚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说:“你是个好人”,便离开了。

第二天上班时,魏斯勒通过昨晚的监听记录得知昨晚玛利亚最终没有去汉斯那里,而是回到了德雷曼身边,两人度过了温馨的一晚。

德雷曼因老师的死而感到了深深的触动,于是他决定以此事为原型,撰写作品,偷偷在西德发表。

为此,德雷曼还召集了此前因他立场不明确而发生争执的朋友,他们在德雷曼家中共商计划,而这一切都被魏斯勒听的一清二楚。

魏斯勒连忙拿起电话准备报信,却又在接通之后一言不发地挂断了,并喃喃自语道:“下不为例,我的朋友。”

晚上,德雷曼接到了行动成功的电话,大声嘲笑国安局的人都是笨蛋,魏斯勒也都听见了,但他仍然没有在报告中透露半个字 ,只是称他们在写剧本。

第一次计划成功的他们认为公寓十分安全,就准备乘胜追击撰写下一篇反东德文稿。

他们还担心政府会在打字机的字体上看出端倪,于是还购入了新的打字机藏匿在地板下面。

然而这一次魏斯勒不打算继续帮他隐瞒,而是在报告中一五一十地记录,并想要亲自向上司汇报。

来到古毕兹的办公室,他向魏斯勒夸夸其谈一位新人的成就,但是并不打算提拔他。

古毕兹谄上抑下的小人嘴脸看得魏斯勒很是失望,他攥紧了手中的报告,最终还是替德雷曼隐瞒了下来。

此后德雷曼继续着他的创作,而魏斯勒也在暗中“创作”着他的假报告。

一日,玛利亚回家时,撞见了德雷曼写完文稿准备藏起打印机,但玛利亚什么也没有问,德雷曼什么也没有说。

终于他们写的文稿被西德发表,这个消息也被古毕兹知道,他被领导痛骂,仔细盘查文稿所用打字机的型号,当然,早有准备的德雷曼逃过了一劫。

因为玛利亚在受到魏斯勒后选择做回自己,于是她与汉斯断绝了来往,汉斯一气之下将她以服用禁药的名义逮捕。

因为玛利亚在东德的文艺界小有名气,她或许是能够调查反动文稿的突破口。

但是玛利亚不为所动,在德雷曼家中搜查的警察也一无所获。

斯塔西派出了他们最厉害的审问官,就是魏斯勒,前去盘问玛利亚。

玛利亚见到了那位曾经鼓励自己的粉丝,竟然是斯塔西,不免一阵恶寒。

最后在魏斯勒的威逼利诱下,玛利亚说出了打字机的藏匿地点,被无罪释放了。

玛利亚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回到了德雷曼家,警察也随后上了门来。

古毕兹假意到处搜查,但实则早就瞄准了门槛。

玛利亚承受不住内心的压力,鞋都没来得及穿,就跑出了家门。

古毕兹先是若无其事的调侃,而后打开了门槛下的地板,里面竟空无一物。

原来是早在所有人都未曾回来之前,魏斯勒率先一步来到德雷曼家中,拿走了藏在门槛下的打字机。

同时,魏斯勒看到了玛利亚从公寓中跑出,她慌忙的冲向马路,撞上了一辆大货车。

魏斯勒连忙冲了上去,玛利亚奄奄一息的忏悔着自己的过错。

魏斯勒却告诉她,没有什么错误,自己已经拿走了打字机,可是玛利亚却再也听不到了。

德雷曼也赶忙冲出来,抱起自己心爱的女人,失声痛哭。

另一边,古毕兹认为是玛利亚提前将打字机销赃,眼下玛利亚死去,打字机也失去了下落。

不仅如此,古毕兹对魏斯勒产生了深深地怀疑,不久便将其调职。

四年后,被降职的魏斯勒在地下室拆着信封,身后的同事突然说道“墙倒了。”

魏斯勒缓缓的站起身,走出了阴暗的地下室。

两年后,德雷曼在剧院中欣赏着玛利亚生前所饰演过的戏剧,触景生情的他不愿继续看下去,于是来到了外面的走廊里。

在走廊中,他碰见了此前国安部的汉普,两德统一后的汉普似乎仍居高位。

他问汉普,为何斯塔西没有监听自己。

而汉普却说,斯塔西在他的公寓中安装了全面的窃听设备,他的一言一行都被紧密的监视着。

德雷曼十分不解,自己究竟是如何逃过一劫的,他前往档案馆,到了自己当年被监听的资料。

果不其然,自己公寓中的一言一行都被悉数记录了下来。然而,涉及撰写反东德文稿的事情,却被全部替换成了创作剧本。

这份报告都是出自于一个名叫HGW的人,

此前德雷曼一直也认为是玛利亚拿走了打字机,

但是在报告的最后,他发现了打字机墨水的手印。

他又向管理员处查,终于知道了HGW就是魏斯勒。

德雷曼到了魏斯勒,可就在下车时,他望着魏斯勒的背影,一句话也没有说,回到了车上。

又过去了几年,德雷曼以老师曾送给他的乐谱《献给好人的奏鸣曲》为名,出版了新书。

书店橱窗中巨幅的海报吸引了魏斯勒的目光。

他走进书店,翻开德雷曼的新书,而书的第一页便写到:

这本书,谨献给HGW,致以最深的感谢。

魏斯勒的心中豁然明亮,嘴角也显露出不曾有过的微笑。

他拿起书走向收银台,收银员问他是否需要包装送人,魏斯勒摇摇头说道:

“不用了,这是送给我的。”

《窃听风暴》成为继《铁皮鼓》后第二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德国电影,

影片所反映的原东德历史的真实性问题在获奖后引起了全德范围内的巨大争论。

而也有网友称,魏斯勒的扮演者自己就曾遭受到身边人的监听。

但除了对前东德政治制度的反思外,影片的动人之处在于用最平实的方式,记录了最诚挚的人情。

在影片中,魏斯勒的善举只有德雷曼知道,而德雷曼的感谢也只有魏斯勒能体会到。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与环境,魏斯勒与德雷曼二人先后都默默的用“记录”的方式,传达人性的温度。

*本文作者:浅浅

反转反转又反转,这R级猛片看得我毛骨悚然

神剧团队又出新作,一集预定年度王炸

疯批美人回归,这R级新片杀疯了!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17 条评论)
本站网友 鬼谷
24分钟前 发表
拿起老师送给他的琴谱
本站网友 朝阳二手房出售
26分钟前 发表
并传到了那一头的魏斯勒的耳朵里
本站网友 iphone5解锁
18分钟前 发表
警察也随后上了门来
本站网友 前田辽一
16分钟前 发表
他望着魏斯勒的背影
本站网友 朝天鼻如何修复
26分钟前 发表
他攥紧了手中的报告
本站网友 心包炎
25分钟前 发表
魏斯勒没有伴侣
本站网友 时间支配者斗篷
24分钟前 发表
魏斯勒与德雷曼二人先后都默默的用“记录”的方式
本站网友 写手
14分钟前 发表
而也有网友称
本站网友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
4分钟前 发表
又过去了几年
本站网友 酒店连锁
6分钟前 发表
而也有网友称
本站网友 时光建筑师2修改器
0秒前 发表
17分钟 豆瓣上超过5万人观看
本站网友 大连大商新玛特
4分钟前 发表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部影片便是2007年得此荣誉的佳作—— 窃听风暴Das Leben der Anderen (2006)导演
本站网友 醋泡大蒜
10分钟前 发表
他们还担心政府会在打字机的字体上看出端倪
本站网友 李耳香油
29分钟前 发表
就是魏斯勒
本站网友 交易门
13分钟前 发表
拿起老师送给他的琴谱
本站网友 胃酸过多的原因
24分钟前 发表
这一切也令他有些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