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常 >

日常

改编影视剧IP,是音乐剧最后的底牌吗?

2025-02-05 02:55:48日常88
改编影视剧IP,是音乐剧最后的底牌吗? 原标题:改编影视剧IP,是音乐剧最后的底牌吗? 作者|颜晞 在「尘埃」里开出「花」的音乐剧行业。 九月底,古装探案剧《唐朝诡事录》横空出世,这部作品既没有豪华的投资,也没有流量演员的加持,靠着精彩的故事内容吸引了不少「自来水」粉丝,热度持续霸榜的同时在豆瓣也收获了

改编影视剧IP,是音乐剧最后的底牌吗?

原标题:改编影视剧IP,是音乐剧最后的底牌吗?

作者|颜晞

在「尘埃」里开出「花」的音乐剧行业。

九月底,古装探案剧《唐朝诡事录》横空出世,这部作品既没有豪华的投资,也没有流量演员的加持,靠着精彩的故事内容吸引了不少「自来水」粉丝,热度持续霸榜的同时在豆瓣也收获了7.7分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音乐剧《唐朝诡事录之曼陀罗》巡演的步伐也愈来愈近,长沙站、佛山站陆续官宣开票。网剧和音乐剧的无缝衔接,让音乐剧版本乘上了影视IP爆火的东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为沉寂许久的舞台剧行业增添一抹亮。

那么,同名音乐剧能否取得同样的好口碑? 背景之下,音乐剧制作公司为何纷纷选择改编影视剧IP?

艰难发展的音乐剧行业

2019年,是国内音乐剧市场的分水岭。

虽然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系统地引进了音乐剧,但是2019年之前,音乐剧在国内是一种非常小众的表演艺术,且资源集中于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并没有形成较强的影响力。

2018年底,湖南卫视制作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大热出圈,美声、歌剧、音乐剧终于走近了大众的事业。凭借节目的光晕效应,音乐剧演员无需再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音乐剧行业也稳步发展,逐渐破圈。根据《2021中国音乐剧指南》显示,中国音乐剧演出市场2019年共演出2655场,同比增长5.4%。观众数量达到21万人次,同比增加29.5%,票房收入突破六亿元,同比增长7.1%。

音乐剧之所以能够快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是因为和歌剧等艺术形式相比,音乐剧「海纳百川」,在形式上没有太多的限制,自由地吸收各种舞台语言。在音乐剧的舞台上,莫扎特可以玩摇滚,灰姑娘可以大胆叛逆。将剧本、音乐、表演融为一体,用绮丽的场景搭配浪漫的想象,音乐剧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

然而, 背景下,依托剧场而生的演剧行业受到了重创,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音乐剧制作周期短则半年,长则五六年,并且一旦开始,并不能轻易地「按暂停」,不然所有的努力都有可能付之东流。因此, 给音乐剧的制作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不过,即使条件艰苦,国产音乐剧仍在生产与演出上提速加码。在引进剧缺席的背景下,中国原创音乐剧不断突破瓶颈,发挥本土制作的优势,将一个个打动人心的打动人心的「中国故事」搬上舞台。近两年,中国音乐剧市场上涌现了不少既叫好又叫座的优质作品。

例如,由徐俊执导的原创音乐剧作品《赵氏孤儿》自2021年5月首演开始就备受瞩目,一举破圈,胡歌、陆毅、唐嫣等知名演员纷纷打卡观看。作品用人性张力书写悲剧美学,演员的演绎让剧中人物宛如棋子般饱满而立体地散落在各自的命运棋盘上。《赵氏孤儿》在爱与复仇的母题之下,诠释了属于我们的风骨、信仰与境界,挖掘出这部现代作品的更多现代意义。该作品在豆瓣收获了8.0的高分,让许多观众「二刷」甚至「三刷」,是经得起挑剔的诚意之作。

总而言之,音乐剧在艰苦的环境中逐步走上正轨,像一朵开在尘埃里的花朵。然而,现在说音乐剧已经彻底「火」起来,还为时尚早。

音乐剧,是下一个风口吗?

在大众的认知中,音乐剧似乎一直是一个烧钱的「赔本买卖」,是「谈钱伤感情」的精英艺术。但这些标签都是对音乐剧的误解。音乐剧不是阳春白雪,甚至相反,它从诞生起就带有极强的「商业」属性。它的「造梦」特契合了年轻人渴望沉浸式的情绪体验的需求,在90后、00后体间有很高的用户粘度。

2015年开演的音乐剧《汉密尔顿》短短几年内已经营收二十多亿,且还在节节攀升,堪称百老汇的「ATM机」。而全球票房第一的电影《阿凡达》成绩已经固定在了28.46亿美元。单单从票房来看,顶级音乐剧的收入与电影相比有更大的潜力。

这是因为音乐剧夸张的「长尾效应」。经典的音乐剧作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比如《悲惨世界》《猫》等,开发之后可以持续演出几十年,源源不断地创造收入。相较于电影至多三个月的档期,音乐剧有更强的生命力,也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反复观看。

然而,音乐剧风光的背后还有个「但是」:票房神话只属于金字塔顶端的剧目。音乐剧前期投入很大,回本时间长,并不是所有剧目都可以自负盈亏。

所以说,音乐剧一直被认为是一门「用时间换空间」的生意。固定的班底、舞台的设备都是不小的投入,必须演出到一定的场次,才能收回成本并盈利。不同于电影一次性解决所有成本,音乐剧巡演、驻演过程中还要产生额外的花销。巨大的成本压力,百老汇著名的音乐剧《歌剧魅影》都宣布即将停演。

音乐剧虽然有无限的票房潜力,但并不是一门好赚钱的「生意经」。而「百老汇」之所以能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依托的是极其成熟的文化土壤和商业运作。显然,中国的音乐剧市场还没有与「百老汇」相提并论的竞争力。

音乐剧在国内「出圈难」,关键在于推广过程中缺少可以打破「剧场屏障」的「抓手」。如果一个音乐剧迷想要和身边的朋友「卖安利」,甚至没有太多的素材可以转发。「剧场」的属性、紧张的制作周期,都压缩了音乐剧宣传的空间。即使海报做得再精美,单一的图文介绍,在电影花样百出的视频素材面前往往会黯然失。

所以,长期培养音乐剧的受众,并不是件易事,至少要分「三步走」。首先是要推出足够好的作品,让大家直观了解到音乐剧是什么。其次是推广音乐剧教育,向大众科普音乐剧知识,储备专业人才。最后,国内市场的土壤才能滋养出更多的原创本土佳作,剧目和观众之间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

音乐剧自救指南

音乐剧出圈尴尬之处在于,它本身是一门「拥抱观众」的通俗艺术,因为高昂的票价和「舶来品」的属性,大众接受音乐剧天然存在壁垒。要吸引从未进过剧场的观众进行尝试,任重道远。

音乐剧自救的第一步,是通过偶像化来为音乐剧市场撕开一个口子。《声入人心》播出后,音乐剧出现了粉丝化的趋势,明星学员们的演出不愁买票。今年,东方卫视的《爱乐之都》在呈现众多优质舞台的同时,也将优秀的音乐剧演员推荐给了观众。

而在娱乐产业十分完备的韩国,早就有音乐剧邀请明星出演的传统。近两年,中国愈来愈多的明星,爱豆也选择进军剧场行业。段奥娟、焉栩嘉、夏之光、赵磊、伍嘉成、连淮伟、孙亦航这些「秀人」熟悉的名字活跃在剧场的舞台上。

然而,明星和音乐剧演员之间的「次元壁」没有那么好破。2019年,韩雪因为声带问题在演出《白夜行》播放录像带引发嘲;今年,林彦俊在《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表现不佳,他的塌房事件也给剧目造成了负面影响。很多爱豆的带票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有些场次最低票价都没能卖出。

要Hold住几个小时的全开麦唱跳演舞台,并不是每位艺人都有能力驾驭的。进军剧圈的爱豆们要价虽然不及50万元一首歌的商演,但对于剧组来说仍是不小的开销。虽然剧场需要明星带来流量,但如果演员和角之间没有较好的化学反应,会消耗作品的口碑,即使提高了媒体观众度,吸引来了粉丝,也是「一锤子买卖」,也无法把「游客」留在剧场。事实证明,仅仅依靠流量明星的号召显然是不够的,对于音乐剧的体系和原创能力的发展并没有加成。

音乐剧逐渐把目光转向经典作品的译配。经典剧目《剧院魅影》《我,唐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陆续推出中文版本。《我的遗愿清单》《尼亚》《粉丝来信》的译配大大丰富了中国观众能触及的音乐剧品类,在推广音乐剧文化的同时,也为行业积攒了一批能在「信达雅」基础上做到适配音律的优秀的译者。

这类优秀作品本身已经经过市场的检验,部分唱段已经被观众所熟知,兼具内容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这些「爆款」作品的底仍是外国故事,无法弥补音乐剧行业在原创题材上的缺失。

如此看来,音乐剧最终投入IP改编的怀抱,顺理成章。

优秀的影视作品本身就有完整世界观、故事架构和人物设定,因此降低了音乐剧剧本二次创作的难度。改编IP,观众对故事内容较为清晰,相似的内容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作为一种仪式感和现场感很强的艺术门类,音乐剧作品可以赋予原作更强烈地风格突破和更夸张的呈现形式。音乐剧版本用更丰富的舞台语言、光影艺术、音乐进行表达, 放大了不同立场人物间多样的视角及复杂的心理博弈。如果改编成功,音乐剧就可以在「留住原剧粉」的基础上,借助IP知名度,吸收新观众体。

例如,音乐剧《伪装者》在延续剧版主线的基础上,拓展支线故事,增加「番外故事」,给了原版粉丝大大的惊喜。作品将故事压缩在短短几小时内,独特的音乐设计让剧情更富节奏感和悬念感。全新的情节带给观众更加新鲜刺激的「谍战」体验,舞美效果的加持让舞台与现场观融为一体。

IP的影响力让许多观众第一次走进剧场,这张「入场券」无疑给剧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用户储备和转化可能。

但是,音乐剧也不能只是对IP形象和人物故事的生搬硬套,它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舞台上呈现出一定的内容逻辑与线索,串联整场演出。既要保证音乐质量,打造脍炙人口的唱段,又要避免受制于内容载体形式,沦为「大型音乐MV串烧」。创作者不仅需要深挖故事内核,丰富剧情内涵,还要不被银幕叙事方式束缚,寻到音乐剧自己的语言。只有IP效应与作品内涵之间的平衡,才能够使音乐剧成为IP泛娱乐布局中的有力环节,有效延续IP生命周期。

因此,中国音乐剧要脱离对IP的简单复刻,兼顾艺术性和市场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号结语

目前,国产音乐剧不管是在质还是在量上,都尚属于起步阶段,相较于英美,在产业发展上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影响力,实现原创作品的「弯道超车」,IP改编的确是一条可行的思路。

在改编与创新之间,剧目与观众的隔阂点被打破,行业发展的土壤愈来愈肥沃。真心期待音乐剧行业厚积薄发,展翅高飞的一天。

参考资料:

1、热门影视剧改编音乐剧?如何开启IP改编模式?

https://mp.weixin./s/S-G-L8Az9Gn2PM0Ef9U4g

2、《歌剧魅影》永久停演?音乐剧真的很穷?谈谈音乐剧IP开发

https://mp.weixin./s/Wt6TKrwp4yqgw0lVLCtjw

、影视IP音乐剧化成新热潮?

https://mp.weixin./s/DQAxt1mU0eHBbOsRBZTQ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19 条评论)
本站网友 黄金团
17分钟前 发表
有效延续IP生命周期
本站网友 斯利安叶酸片
12分钟前 发表
储备专业人才
本站网友 蓝海市场
0秒前 发表
古装探案剧《唐朝诡事录》横空出世
本站网友 seo点击器
10分钟前 发表
给音乐剧的制作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本站网友 台电p85
10分钟前 发表
光影艺术
本站网友 系统镜像
12分钟前 发表
必须演出到一定的场次
本站网友 100万怎么投资
4分钟前 发表
同比增长5.4%
本站网友 红情
23分钟前 发表
2015年开演的音乐剧《汉密尔顿》短短几年内已经营收二十多亿
本站网友 泛昔洛韦
19分钟前 发表
展翅高飞的一天
本站网友 同学的妈妈
16分钟前 发表
背景下
本站网友 血凝
23分钟前 发表
音乐剧最终投入IP改编的怀抱
本站网友 音标字体
22分钟前 发表
赵磊
本站网友 5mm
19分钟前 发表
所以
本站网友 上海四星级酒店
1分钟前 发表
并没有形成较强的影响力
本站网友 第二性女人
24分钟前 发表
不同于电影一次性解决所有成本
本站网友 扶持小微企业
28分钟前 发表
观众数量达到21万人次
本站网友 尾随者竞技
1分钟前 发表
《歌剧魅影》永久停演?音乐剧真的很穷?谈谈音乐剧IP开发 https
本站网友 屠戮之刃哪里爆
25分钟前 发表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