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常 >

日常

先声对话|徐凯鹏:我不觉得综艺是乐队职业化的催化剂

2025-02-05 02:42:03日常77
先声对话|徐凯鹏:我不觉得综艺是乐队职业化的催化剂 原标题:先声对话|徐凯鹏:我不觉得综艺是乐队职业化的催化剂 作者 | 慧慧 编辑 | 范志辉 在刘嘉慧的律师函与李剑的道歉声明之后,大波浪乐队的纷争似乎仍未结束,11月4日 ,李剑再次发布微博,称“不干就不干了,我要一个真相”。 事件发展至今两个多月,双

先声对话|徐凯鹏:我不觉得综艺是乐队职业化的催化剂

原标题:先声对话|徐凯鹏:我不觉得综艺是乐队职业化的催化剂

作者 | 慧慧 编辑 | 范志辉

在刘嘉慧的律师函与李剑的道歉声明之后,大波浪乐队的纷争似乎仍未结束,11月4日 ,李剑再次发布微博,称“不干就不干了,我要一个真相”。

事件发展至今两个多月,双方在不同平台隔空对话,晒聊天记录,发银行流水,却不曾见事件当事人真正坐在一起,平心静气地探讨事件的解决方法。一个在竞演节目《乐队的夏天》第二季拿到第四名的乐队,却陷在混乱之中无法自拔,这是乐队行业的普遍职业状态, 还是偶见的矛盾冲突?

作为大波浪此前的经纪人,霓雾娱乐创始人徐凯鹏认为,李剑“是一个完全不接触社会的人,容易陷在自己的执念里走不出来”,而作为乐队的主导者,乐队出现纠纷问题,他势必是要负一些责任。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我们也请他从专业经理人的角度,来谈谈当下乐队行业存在的种种现状,以及背后真实的乐队生态是如何运转的。

大波浪纠纷折射的乐队生态

音乐先声 : 您关注了大波浪乐队最近的风波吗?对这个事情,您有什么看法?

徐凯鹏 : 肯定关注,看到自己合作过的乐队,我还是稍微都会留意一下的。我看其实就是一个专业的工作里牵扯了一些个人情感。

其实这种事情很多,因为不只是这个行业,你像我们看足球、港台的流行音乐圈,都会有这种状况,让自己的亲人或者男友、女友来做这个工作,其实是很常见的。

至于说没合作成,然后相互撕,其实也都是有案例的,我觉得不必把它放大,这种事情很对我来讲很常见。

音乐先声 : 我们当时在看这个事件的时候,就会讨论是不是大波浪没有完成一个职业化进程。在您自己看来,《乐队的夏天》它有没有这样一个催化剂的功能,让乐队完成职业化呢?

徐凯鹏: 《乐队的夏天》第一季我全程参与,第二季我参与了前面的部分,职业化也就是分两方面,一方面是艺人的业务能力,业务的职业化,但你说《乐夏》里边好多业务不过关,它还能进前五,对吧?你说这种职业化它体现在哪儿?

第二就是所谓组织形态,从团队管理、成本管理包括分配等方面,这个也是一种职业化,因为这个职业化可能涉及到一些公司。但实际对我来讲,我认为还有第三种,就是这乐队本身有更高的要求,要了解行业趋势,要进入到所谓的工业领域里。

因为据我所知,很多乐队其实并没有真正很想职业化。

在中国,乐队比嘻哈应该更早职业化很多年对吧?你说魔岩三杰、崔健那代人,他们就是一个很高的标准,那时候也没有嘻哈,所以其实我觉得还是心态上的,你有没有想往那个方面走。更多的乐队,还是像这种家庭式的或者那种农村合作社式的合作,根本没有说大家真正想往那儿去。

尤其《乐夏》它是一个老人的节目,很多人在三四十岁才被大家关注,其实他们早就把所谓的那个东西已经看明白了,可能年轻一点的乐队没有怎么去经历过很多事情,爆红的乐队反而会容易出一些状况。

我也不觉得一个综艺会变成催化剂,会让它更职业或者更珍惜声名,我觉得很多人根本没有。

音乐先声 : 经纪人对乐队的约束力是怎样的?

徐凯鹏: 你看我今天下午还在聊一个纯新的乐队,很多条款大家真的不聊,我挨个说我聊我 是在保护你们,是约束你们,是让你们不出事儿,而不是我在控制你,不是我在榨取你。其实这就是把我的经验都摆出来,你来选,但是首先还是要靠合约来约束,不然真的是管不住这些人的。

音乐先声 : 涉及到哪些方面?

徐凯鹏: 你的行为、你的社交账号、你的约怎么签,公序良俗,包括你要用最佳的状态去面对你的工作,你不能,随便就走了。

音乐先声: 如果跟成熟一点的乐队谈谈这些合同呢?

徐凯鹏: 成熟乐队你会很快地聊完,因为你知道它有一个职业的状态,因为我最近新签的一组,其实没有什么太大名气,但是乐队就会把自己方方面面都做得很规矩,不用你去花太多心,它需要的是资源,需要的是曝光。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工作没有太多认知,所以我总觉得玩乐队的人应该多接触社会,现在这批孩子,我觉得没怎么接触社会。 李剑,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完全不接触社会的人。 我201年、2014年带了他们一年,他就是一个死磕的人,容易陷在自己的执念里走不出来。

音乐先声: 我感觉乐队几乎不太存在经纪公司或者团队的约束。

徐凯鹏: 首先我觉得还是玩乐队的人,本身就不想受约束,这个圈层的人就是向往自由。可能现在没有人提什么摇滚精神了,但是做乐队的人还是被这些东西感召去做这个的。

而且说白了,你要如果目的性特别强,或者我特别想混什么圈子,你在起始的时候,你是会很容易被同行排挤的。

音乐先声: 那家庭式作坊能不能走远?

徐凯鹏: 我觉得我们说的工业化,是西方人建立起来的。但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很复杂的,中国是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方式,你要那么多理性跟逻辑,很多事就说不通。 这也是为 什么很多老外看中国人你们怎么这么玩,他们都没法认可这些东西。 其实它都是靠人类情感维系的,它没法那么有逻辑。

我这么多年做下来,见到很多比如港台公司,你会觉得它做的事非常合理,但是它有点无情,因为这一定是东方的东西,也就是野性的,这没必要像西方的唱片工业那么有逻辑,我觉得现阶段没必要。

抓住《乐夏》红利,但然后呢?

音乐先声: 我们回到《乐队的夏天》,综艺的红利期一般是半年,作为乐队圈子里面的人,会有一种抓住红利往上再走一走的心态吗?

徐凯鹏:大多数还是想的快把钱赚了。 这很明显,包括很多吃相很难看的东西,我相信你也知道说谁。它肯定会对有乐队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它是个放大镜,你在商业价值、艺术价值、知名度提升之后,很多不足也暴露出来。

音乐先声 : 《乐队的夏天》第一季结束了之后,您作为经纪人是怎么分配他们在创作演出、商务以及参加其他的影视综艺的时间?

徐凯鹏: 每年我都会为乐队做一年或者是每个季度的计划,正常的演出、发片,外部的商务合作,商务其实都好留时间,乐队真的没那么忙,最多可能就是说有的乐队的某个乐手要工作。

其实对我和乐队来讲,最大的挑战是,有的就想抓住哪个机会,但有的不能让这个工作没了,很多人都是这样。

音乐先声 : 对于一些跨界的电影电视或者综艺节目邀约,您是如何考量的?

徐凯鹏: 其实我们接的成功率大概50%,我们会因为综艺和一些之前不知道你却突然来你的人打交道,他不是出于了解你,我见过那种不出于尊重,他就是为了去消遣你,或者是去用你。比如说会有一些负面的东西,他会放大你,或者是说让你来演丑角,我真的见过,这种邀约我就会推掉。

还有一种就是不了解你,就说能翻唱吗?国内现在综艺的翻唱,他们对原创的容忍度太低了,然后翻来翻去,大多数乐队其实是很烦的,因为我们就是做原创的。当然有很多想赚钱的,但是这东西对我来说,我觉得会让乐队分散精力,我就直接推掉了。

音乐先声: 在后续资源的对接当中,您认为节目的HOT 5的排名,对乐队后续的发展有没有影响?

徐凯鹏: 我觉得第一季影响特别大,但是第二季其实很多乐队没有进下一轮,或者是哪怕没有进前十,但是它发展还不错。比如像法兹乐队、霓虹花园、葡萄不愤怒,但是他们运营得很好。还有我还要夸面孔,他们很能抓住机会。

音乐先声: 我觉得他们很开放,对网络的一些东西很开放。

徐凯鹏: 哥哥们真的是啥都能接,而且让大家都觉得很舒服。

音乐先声: 有没有具体的例子能够说明,比如说您比较熟悉的盘尼西林,参加节目前后工作机会、团队构成跟收入分配的变化?

徐凯鹏: 肯定是多了,可能是前几年的加起来的多少倍,我相信有人会有统计,但是我们可能很多数据没办法说出来。

团队的构成,比如拿盘尼西林举例,其实之前演出是这4个人,可能会加个执行经纪,有时候会加个我,然后可能会有个调音师。后来节目下来,其实对音响、VJ、灯光会有一些需求。现在出去应该也是十二三个,之前是六七个,还是为了演出效果。

音乐先声: 所以在分账方面,有什么变化吗?

徐凯鹏: 我大概一年会做一个总结,每次到年底或者年初的时候,我会建议大家要不要坐下来重新聊一下比例,你们要不要理智地再看这件事。一般来说,肯定主创人员还是拿大头,可能合作乐手有一个固定的份额,主创的人会有一个比例分成。

音乐先声 : 如果队员的情感冲突影响了乐队,从经纪人的角度来说,您会怎么去避免或者解决这些问题?

徐凯鹏: 可能看我参与到这个乐队的度有多少,因为我们合作也不都是全约,或者有时候我觉得,这种矛盾需要他们自己去内部消化,或者是我参与也可能不会参与太多。

因为一个乐队解散或者是开除走人,我相信不都是经纪人说了算,肯定是要其他团员一起来做决定。

音乐先声: 有发生过的队员之间可能有一些矛盾,然后您去解决的案例吗?

徐凯鹏: 其实我也经历过,我就不说哪个乐队了。

在乐队想要我们签全约的时候,有一个乐手就说“我对这个乐队的信心不是那么大,我不想上来跟你们合伙闷头干,我就是想一场拿一场钱,我缺钱”。然后,我们就商量一个玩法,结果他就没有签经纪约,签的是一个乐手的约,但实际乐队“走起来”的时候,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很快他就被换掉,其实会很遗憾。但是它确实是一个存在的现象,好多人尤其乐手看不到那么远。

无论什么制度,聊开了才能玩得久

音乐先声: 乐队成员之间有的是比较平等的,有的是有一个大家长式的核心人物,这两种状态对乐队成员的关系会造成什么不同的影响吗?

徐凯鹏: 一个我管它叫“独裁者乐队”,其实乐队这东西你越民主,做决定会越慢。相信随着乐队的发展,你让主要的几个人去拿决定就好。我是愿意跟独裁一点的乐队去工作,这样会更快一点。

音乐先声: 您前面讲到独裁乐队其实是有利于乐队的决策跟发展的,但是为什么在李剑这里出现了问题?

徐凯鹏: 你说他的作品首先没问题,对吧?他的业务上其实没一点问题,这跟他是不是独裁其实没有太大关系,而且他又是乐队年纪最大的人,又是主创,词曲和编曲基本上包揽,他说了不算谁说了算?我觉得他这种人就应该这样,但是乐队的走向,包括乐队的一些风评,他势必是要负一些责任,因为他代表这个乐队。

音乐先声: 之前布衣乐队解散,还有这次大波浪的冲突,他们共通的问题都是“乐队到底是谁的”?您自己是怎么看待这种核心的矛盾引发的冲突的?

徐凯鹏: 我觉得,大家要不要先坐下来聊一下,而不是说稀里糊涂一笔账,出这种问题,一定是他们没有坐下来,真正聊过到底是谁的。中国人其实有时候羞于去聊分配,但是你聊开了你才能玩这么长,你才能体面地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音乐先声: 大部分的乐队都没有明确是合伙还是雇佣吗?

徐凯鹏: 对,其实在上节目前应该有人去干预一下,这个乐队你真的想玩长,你要告诉他们上了节目会面临什么。

音乐先声: 有没有公认哪个位置的人贡献会比较大一点?

徐凯鹏: 通常是吉他和主唱来作曲、写歌词,版权这个东西,编曲人是不拿钱的,演奏的是不拿钱的,但是你词和曲是各50%的,所以那就要尊重创作者。有的乐队版权全归主创人员,可能就是别的乐手都分不到,也有这样的。

音乐先声: 有没有一个比较理想化的乐队,乐手也是能够拿到不少的比重的?

徐凯鹏: 我举个例子Coldplay,4个人平分,著名的平分乐队。

音乐先声: 现在主流的乐队的财务管理方式是什么样子?

徐凯鹏: 大多数乐队有自己的工作室,大家可能有一个合伙关系,我觉得这是个趋势。我现在让我所有的签约乐队都自己做工作室,你们正常按你们的比例去分配,大家这样会更长久的,退出机制也要有,就不要弄得很江湖,都是口头。

音乐先声: 据您了解, 乐队的职业化到了什么程度,他们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

徐凯鹏: 我觉得没有任何借鉴,因为它们不是一个体制下的东西,没法说,因为它们文化太不一样了。你说体育行业可比音乐行业要发达多了,可是它到了 职业程度了吗?

中国摇滚更是一穷二白,都没开始跟人家比。

责任编辑:

留言与评论(共有 17 条评论)
本站网友 鼻翼缩小手术对比图
14分钟前 发表
因为你知道它有一个职业的状态
本站网友 田子坊
5分钟前 发表
这是乐队行业的普遍职业状态
本站网友 高盛帝国
28分钟前 发表
乐队的职业化到了什么程度
本站网友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
1分钟前 发表
但有的不能让这个工作没了
本站网友 黄江租房
12分钟前 发表
大波浪乐队的纷争似乎仍未结束
本站网友 色斑怎么淡化
0秒前 发表
退出机制也要有
本站网友 卢海
7分钟前 发表
还是为了演出效果
本站网友 垫鼻尖
21分钟前 发表
这样会更快一点
本站网友 selection
22分钟前 发表
团队构成跟收入分配的变化? 徐凯鹏: 肯定是多了
本站网友 wealtec
24分钟前 发表
我相信你也知道说谁
本站网友 男士延时喷剂
21分钟前 发表
有什么变化吗? 徐凯鹏: 我大概一年会做一个总结
本站网友 明日黄花蝶也愁
26分钟前 发表
乐队真的没那么忙
本站网友 ftp是什么
10分钟前 发表
而作为乐队的主导者
本站网友 鼎中鼎澳门豆捞团购
11分钟前 发表
成本管理包括分配等方面
本站网友 334
13分钟前 发表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工作没有太多认知
本站网友 磁力转种子
3分钟前 发表
很快他就被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