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品 >

作品

B站"开荒",UP主佛系:直播带货能起风吗?

2025-02-05 20:49:47作品79
B站"开荒",UP主佛系:直播带货能起风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 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周逸斐,编辑:周晓奇,创业邦经授权发布。今年10月,美食UP主李琨在B站直播带货的申请很快就通过了。他从事传统电商行业年多,没能抓住淘宝的最佳红利期,这一次想紧紧地跟着B站的步伐。“双11”大促前半个多月,一向对直播带货克制的B站突然动作加速:在首页直播频道上线购

B站"开荒",UP主佛系:直播带货能起风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 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周逸斐,编辑:周晓奇,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今年10月,美食UP主李琨在B站直播带货的申请很快就通过了。他从事传统电商行业年多,没能抓住淘宝的最佳红利期,这一次想紧紧地跟着B站的步伐。

“双11”大促前半个多月,一向对直播带货克制的B站突然动作加速:在首页直播频道上线购物专区,正式上线直播电商购物分区,推出双十一活动的同时,还发起了“直播电商UP主招募激励计划”——想在B站卖货,最低门槛只要求年满18岁、粉丝数达到1000,近四年有过直播记录。

源B站App

B站终于开始进军直播电商,迅速引来行业关注——这是B站第一次参加双十一直播电商混战。

对李琨这类UP主而言,此时在B站开播的意义就是,抓住早期红利“先入为主”。毕竟,在其他平台直播带货“如火如荼”的局面下,普通达人已难有新机会。但B站的早期红利,容易吃到吗?

“B站直播带货未到早期红利期,还处在开荒期”,家居测评UP主“Mr迷瞪”果断给出了这一判断。

连线Insight观察一周后也发现,B站并未像其他电商平台一般,趁双十一流量高峰期强力营销。而且,绝大部分开播的UP主们,带货热情和销量也并不高。

除了“商品缺乏差异化,价格难有竞争力”,多位UP主开了几场直播后,都认为“B站的货品池与自己的适配性普遍不足,无法真正为电商变现提供长期价值”,从而萌生了退意。

其中一位UP主更是大吐苦水,“辛苦直播几个小时,只有几个人围观,卖出去1单,还不如接商单赚钱呢”。

UP主向直播带货领域转型不易,不只创作者深有其感,就连B站也迟迟未到诀窍。后者在直播电商迟缓的动作、犹豫的态度、由直播业务部门而非电商部门分管,便是最直接证明。

这些年,B站为摆脱盈利模式不清晰的困扰,一直在游戏、广告、增值服务、电商等多渠道同步探索。不过,也有接近B站的知情人士告诉连线Insight:“直播带货已经从B站赛马机制中跑了出来,会是B站这几年着重发展的业务。”

直播带货的风,最终能否在B站吹起来仍是未知数,但这是留住UP主、向投资人讲新故事的良药,B站还得想办法突围。

B站“开荒”,UP主佛系

“不赚钱,卖不出去。价格也没优势。”

自嘲是直播带货“等等党”的马贤,是一名B站知识类UP主,对于直播带货,他的态度如同最初开始接商单的状态,脚步克制又谨慎。不止是他,“身边认识的知识类UP主,都没有在固定时间进行直播带货”。

如此随缘型的带货方式,是B站大部分带货UP主的真实写照。

在去年12月底内测“小黄车”功能之后,B站没有将带货型直播间在平台内大力推广,而是内部悄悄邀请了一些UP主进行直播带货,隐藏在各个分区,用户全凭缘分才能刷到。只有关注账号的粉丝,才能在UP主的动态中提前看到直播预告。因此,定期开播带货的UP主和跟进直播的用户,少之又少。

直到今年临近双十一,B站直播间全量放开了购物“小黄车”功能,降低了UP主带货门槛,并在直播分区正式上线购物专区后,带货主播和关注直播的用户才多了起来。

不少用户发现,和抖音、淘宝吆喝式卖货不同,B站大多数带货主播们基本处于躺平状态——直播封面未有相关标识,主播也不会讲解或推荐产品亮点。若非直播间挂有小黄车,完全看不出UP主们在直播带货。

B站直播带货专区界面,源B站App

一位颜值UP主向连线Insight坦言,挂“小黄车”只是为了有话题以及和直播间粉丝互动,并不指望以此赚钱。

从10月24日至今,连线Insight每天不同时段在“购物”专区随机浏览带货直播间,发现B站上目前有两大带货风格。

一种是“放养式”带货,主要集中在游戏类、影视类以及娱乐类。这几类UP主进行常态化直播之外,只是挂个购物车,品类也很随机,比如有些游戏类主播会卖游戏手办,有的卖零食。商品热抢人数一般也只有个位数。

另一种是正常直播带货,占比较少,集中在科技数码类和家居类UP主。带货商品一般属于UP主深耕的行业,以个人专业为产品背书。

此外,连线Insight发现,在B站直播带货的百万粉丝级的UP主,数量并不多。相比于中小UP主,头部UP主考量因素则比较多,更加谨慎。后者既要所带商品尽力贴合自身定位,还需要平台提供强大的供应链与售后服务能力,为其兜底。

即使UP主积极卖货,消费者也不一定买账。以今年6月拥有500万粉丝的UP主“大祥哥来了”直播带货首秀为例,其提前五天发布直播预告,就有不少观众在评论区表现出抵触情绪。直播带货当天,许多粉丝在用“落魄了”“取关”来表示对他的失望。目前,“大祥哥来了”账号粉丝降到了48万。

B站本身对直播带货的态度,也颇有几分谨慎的意味。直播带货的端口没有设在首页一级入口,而是藏在了“直播”频道最边缘的二级页面“购物”。

源B站App

并且,B站对直播带货UP主的激励政策,也不算有足够诱惑力。连线Insight接触到的多位UP主均认为,平台给的奖励机制并不高,更有人直言“懒得看完”奖励方案。

奖励机制刺激不了主播带货热情、主播重视力度不够,加之平台基因、动作保守等,B站至今在直播带货领域还未砸出大水花。而UP主的热情却在消退。

比如,2021年底“小黄车”内测期间,多位百万粉丝UP主首次在B站尝试直播带货,但今年春节刚过,有位UP主便逐步停止了带货,至今已经完全按下暂停键。对此,该UP主向连线Insight表示,还是“觉得自己做内容更拿手”。

在“Mr迷瞪”看来,B站目前还处于开荒期,至少还要经历一年时间,才能有些起。直播带货的战火早已烧遍抖快淘,上膛许久的B站仍是新手,但留给B站的空间却不多了。

在B站艰难探路,谁能吃到早期红利?

B站在直播带货上要走的路还有很长,目前急需跑出可参考的商业模型。

此时入局的选手,也是各怀心思。有朝直播带货努力转型的UP主,也有居多揣着“不掉队,先佛系跟着,万一B站也火了呢”想法的参与者。

今年双十一,“Mr迷瞪”打破B站单场带货纪录。10月24日突破到1.亿销售额,之后也是喜讯不断——25日8000万,26日000万,27日600万,四场总GMV约2.8亿。据连线Insight获知,B站今年双十一大促目标,便是亿。

但超高GMV的背后,是“Mr迷瞪”孤独且艰难的探索。

迷瞪属于早期拓荒者的一员,也属于后进场的UP主之一。

2020年,他突然决定转行做B站UP主,两台电脑一摆,“Mr迷瞪”就诞生了。只是这一转型,让亲朋好友一度无法接受。“这些年,我一直在实体零售行业工作,做到了原公司分公司的总裁级别,突然放弃高薪工作去B站做UP主,很多人自然觉得我疯了”。

转型的原因,也很简单。

2020年, 突袭,社区团购兴起,迷瞪将近60岁的父母自学会线上买菜后,很少再去线下实体店买菜了。“当时我一下意识到,购物习惯一旦养成,很难再回去了,实体店的生意会越来越难做。自己的事业应该要新方向了,而线上生意就是未来的风口。”

不过迷瞪决定绕开快消品,专攻冷僻的耐消品赛道。“如今的直播电商生态,无论是淘系李佳琦,还是快手辛巴,抖音罗永浩等,多数以美妆快消品为主营项目,在耐用品品类还缺乏一个领头角,我就要做这个先行者”。

如此,他人眼中的冷门带货平台B站,成了迷瞪的唯一可选项,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抖音快手包括淘系的短视频风格,做不了耐消品。没人会因为喜欢的主播卖冰箱就换一台冰箱。”

B站作为长视频平台,具备学习型消费的社区属性,能有机会做“长决策链”的产品,譬如耐消品。迷瞪还发现,“B站的视频生态也能与电商直播结合,比如用视频来预热和种草。”

只是一切想法终究要到现实中实践,B站的直播带货,一直没有热钱涌动。

彼时,抖音正加足马力发展直播电商,除了大开流量阀门,还拉来罗永浩等一众头部主播;快手因辛巴等主播家族,占得一席之地;早早发展起来的淘宝直播更是因几大超头主播,稳坐霸主地位。

当时在直播带货领域几乎无动静的B站,确实毫不起眼。一切要靠自己单打独斗,迷瞪做好了“两年没有收入”的最坏打算。

开更三个月后,“Mr迷瞪”开始以团购形式试水变现。

为吸引粉丝,迷瞪未像其他平台主播一样直接赚取高额佣金,而是在不断进行投入。“很多场卖货,我们把佣金以价格补贴出去后,自己再往里贴几百万”“618售卖的产品,品牌方承诺保价个月,但直到现在粉丝来保价,我们也自掏腰包”。

甚至售后部门的经理,直接拥有单笔2万的售后额度。“2万以内的单笔订单,经理有权限最高拿2万进行赔付”。

在他看来,比起前期赚钱,留存愿意为其付费的用户更为重要。

“Mr迷瞪”研究出一条和其他UP主留存粉丝不一样的路径——将对带货接受度较高的粉丝,逐步导流入私域,目前已经积累到了十几万,成为为其选品提供用户需求的主阵地。

单打独斗的日子,漫长且艰难。而B站在直播带货方面动作迟缓、态度犹豫,险些让迷瞪失去信心。“今年我们团队定好了直播带货计划,若B站再不放开带货,我们就打算把成交平台转到抖音了。”

如果说“Mr迷瞪”上演了一场“寒门贵子”的励志大戏,李琨真实反映了底层小UP主带货之路道阻且艰。

同样是2020年,淘宝店主李琨在B站注册了企业店铺账号,之后两年,李琨一直把B站作为品宣平台,积累了1万多粉丝。直到今年10月,B站全面放开直播带货,李琨仿佛看到了当年抖音开放流量的影子,他准备早入场,试一把。

筹备工作很简单,一台手机、一台电脑,一个客服,而李琨作为出镜主播,在台前售卖自家淘宝店铺的土特产。

不过,自10月27日开播以来,李琨发觉与其他电商平台相比,B站带货风格有明显特点。

不同于淘宝、抖音用户对一个商品的评价停留时间只有几分钟,吆喝“最低价”“去买它”就可以吸引大量顾客,B站用户基础教育程度高,加之横屏视频内容生态下,粉丝们更喜欢深入解读的内容,因此他们更注重解读的客观性和有效信息量。

虽经常在B站分享美食作品,但李琨只停留在“吃”“品味道”这一层面,至于更深度的产品解读,他越发感觉无力支撑,尤其这几天直播日均时长达6小时,直播间只有个位数用户和零星划过的几条评论。

为了不冷场,李琨特意让妻子在评论区发问题互动。

问及双十一大促目标,李琨自嘲“播了7天了,一共卖了5单,哪敢定什么销售目标”。让他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开播这几天,粉丝量涨了一两千。“涨粉的原因也可能是和几位大UP主合作了几期视频,引流过来的粉丝。”

虽带货数据不理想,但李琨也打算日后常态化开播,跟着B站直播节奏走,“万一哪天B站突然火了呢,我就成了第一批吃早期红利的人了”。

B站直播带货的风,能真正吹起来吗?

或许,众多UP主期待的B站红利期,比想象得还要晚到。

独特的社区文化和氛围,对B站来说既是独家优势,也是桎梏——其他平台的当红主播,比如抖音小杨哥、淘宝李佳琦,在B站的粉丝量也不高。

因此,B站很难像抖音、淘宝一样,可以弯道超车挖来名气主播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只能靠UP主内部造血。这已经比其他平台的起步速度,慢了一大截。

当然,B站UP主也并不完全排斥直播带货。

B站大幅缩水的创作激励,早让许多UP主们急寻更多的变现渠道,直播带货是最便捷的“第二曲线”。只是爱惜羽毛的他们,既担心带货引发粉丝不满甚至脱粉,也顾虑遇到翻车,损毁自己的信誉,因此在直播带货路上犹豫不决。这与当年抖音宣布入局直播电商后,大批商家、主播急速涌入的壮阔场面,截然相反。

而创作者们如今这般犹豫和缺乏自信心,有部分原因是平台给的底气不足导致的。

B站没有用之不竭的流量可以挥霍,加大直播流量必然会挤占内容流量,这一结果必然是B站不愿看到的。所以B站的直播带货流量不会大开,最多对部分UP主定向扶持。

直播服务商角的缺失,也成为B站难以实现电商闭环的又一难点。

在漫长的直播电商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平台主播+品牌+服务商”的平台生态。其中服务商作为“幕后操盘手”,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抖音和快手在2021年就对服务商体系建设进行了重点,现在抖音有DP,快手有KP,这些服务商有的从传统电商代运营商转型而来,有的从MC发展而来。这些运营商看中抖音和快手的巨大流量,都愿意去一把。

可惜B站并不具备这一吸引力,原生态的MC机构也不发达,很难建立像其他平台那样庞大而完善的服务商体系。

更大的挑战是,电商是一门又苦又累的重运营生意,向来采用轻运营方式的B站,是否能承受运营之苦?从自建供应链的推进度来看,或能到答案。

两年前,抖音果断切断外链,把一切干扰因素排除在外,开始全力发展自有商城,并且严控商家的“外流”行为,如今才成为商家和主播放心掘金的沃土。

反观B站,也早早试水直播带货,但商品至今仍主要来自于第三方产品池。另外,直播带货也并非只有卖货这一环节,售前以及退换货的售后服务所需的扎实运营基础,也是B站目前缺失的。

因此,B站虽能利用工具和技术能力帮助UP主开播,但目前很难帮助他们电商变现从0到1。

解决以上难题的同时,B站还需克服粉丝的反对声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育粉丝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每个平台的直播带货发展路径,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玩家涌入、生态丰富、大浪淘沙、稳定发展。从这一轨迹推测,B站直播带货的红利期,远远未到。它需要补足的基础功课还有很多,且每一步都充满挑战。而现在平台上的UP主们,只能在探索的同时,等风来。

(本文头来源于B站。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8 条评论)
本站网友 珍香胶囊
1分钟前 发表
还是快手辛巴
本站网友 免费音乐播放器
28分钟前 发表
B站还需克服粉丝的反对声音
本站网友 葡萄的热量
18分钟前 发表
自己再往里贴几百万”“618售卖的产品
本站网友 经济人物
30分钟前 发表
主播重视力度不够
本站网友 抑郁症测试表
30分钟前 发表
才能在UP主的动态中提前看到直播预告
本站网友 tftpd
26分钟前 发表
价格也没优势
本站网友 发包软件
0秒前 发表
直播服务商角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