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品 >

作品

一个模型两个漏斗做好拉新活动

2025-02-07 01:37:30作品56
一个模型两个漏斗做好拉新活动 在实际运营工作中,梳理用户路径,优化运营思路是运营人员需要考虑的主线。拉新活动作为互联网C端产品的重要运营版块,其逻辑也很重要。那么该如何运营模型来指导实践呢?本文用一个模型、两个漏斗来进行拆解分析和运营落地。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不少情况下,一个模型就能指导一个项目、一个岗位、一个团队、一块业务的长期规划、运营和迭代。拉新活动虽然是互联网C端产品的重要运营板块,但

一个模型两个漏斗做好拉新活动

在实际运营工作中,梳理用户路径,优化运营思路是运营人员需要考虑的主线。拉新活动作为互联网C端产品的重要运营版块,其逻辑也很重要。那么该如何运营模型来指导实践呢?本文用一个模型、两个漏斗来进行拆解分析和运营落地。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不少情况下,一个模型就能指导一个项目、一个岗位、一个团队、一块业务的长期规划、运营和迭代。拉新活动虽然是互联网C端产品的重要运营板块,但其运营框架逻辑也非常明确,可以用一个模型、两个漏斗来进行拆解分析和运营落地。

一、一个模型:MAP行为模型

福格行为模型在互联网中是经常使用的理论模型,模型的命名来自于其创立者B.J.福格教授,福格教授是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也是“行为设计学”这一细分学科的创始人。

那什么是福格行为模型?一个公式:

福格行为模型公式:B=MAP

这个直观简洁的公式就是福格行为模型:

B:behavior,即行为;M:motivation,即动机,做出行为的欲望;A:ability,即能力,去做行为的执行能力,P:prompt,即提示或叫触发,提醒做出行为的信号。

福格行为模型有一本福格教授写的书,名字就叫《福格行为模型》,推荐想详细了解使用福格行为模型的伙伴去看下,读书上就有。

基于福格行为模型,促使用户发生目标行为的策略就是:提升动机(M)、降低行为成本(A)、制造触发机制(P)。

在常见的拉新活动中,不考虑各种各样的活动玩法包装,简化来看就两个角:邀请者和被邀请者。邀请者一般是产品的既有用户,被触达后访问活动,分享邀请好友;被邀请者就是被分享邀请的新用户,也会有被邀请者参加活动后继续邀请好友,变成邀请者。

二、两个漏斗:邀请者和被邀请者

拉新活动中,按照用户身份分为邀请者和被邀请者,按照流程路径分为EVS漏斗和EVP漏斗,在用户和流程的基础上,结合福格行为模型去设计和优化,提升拉新活动的效果。

1. 邀请者EVS漏斗

从活动面向用户推广开始,邀请者侧主要有三个环节:活动曝光、活动访问和分享邀请。

先来看如何提升活动曝光。

活动曝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活动参与规模和效果,不少小伙伴会觉着活动曝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就是各种资源位。banner、弹窗、社、push、…通通安排上。

没错,占据更多曝光渠道可以提升曝光规模。这里分享一点,在常规推广曝光渠道之外,可结合用户访问使用产品的路径,到用户注意力高的节点,进行活动入口的配置或新增。比如用户下单后的订单页。

接着看如何提升活动的访问。

在曝光的基础上,访问率或者叫入口点击率越高,访问用户规模就越大,这对活动入口的形式和物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入口一般是片或文案形式,要做到激励明确(活动有什么奖品)、规则易懂(一句话如何拿奖品)、活动可信(活动权威吗、有人参加吗、奖励真的发吗),在文案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片素材提升入口的关注度和点击率,可尝试动态gif入口、人物素材入口、红点提醒入口等形式,进行入口素材的AB测试不断提升点击率,更好利用活动曝光。

针对活动的曝光和访问投入些精力,对活动最终效果收益的影响可能会比优化活动玩法规则更大。

邀请者侧最后是如何提升活动的分享邀请。

这一环节考验的是拉新活动玩法的设计,结合福格行为模型角度进行思考。

先说动机。为了提升邀请者参与活动的意愿在活动中要注意奖励的选择设计,强化用户收益的感知,目标用户喜欢什么就选择什么奖品,什么奖励最吸引用户就在活动中突出展示。另外,通过已参与用户数、已发放奖品数等强化活动的真实性,减少用户的顾虑,活动规则也要避免复杂化设计和呈现。

再说能力。提升用户的能力在活动设计中更多是降低用户的参与成本,除了简单明确的活动规则,还要足够短的操作步骤,同时结合头像/标签、个性化分享海报、分享文案等情感化设计可以降低用户的分享顾虑。

最后是触发。这一点拼多多的拉新活动可以说做到极致,各种提醒、好友领取记录、奖励倒计时等,引导用户尽快参与活动,发起分享。

2. 被邀请者EVP模型

邀请者邀请分享后,活动流程就到了被邀请者侧,被邀请者侧也有三个环节:活动曝光、活动访问,以及最关键的参与使用/注册。

如何提升被邀请者侧的曝光呢。

主要的方法是丰富活动分享的方式和渠道,让邀请者分享出去的曝光更多也更精准。

分享渠道不必多说,为主,可结合产品目标用户特征考虑QQ等其他渠道。

分享方式的话,常见包括口令/分享码、邀请海报、邀请链接和面对面扫码。受限于对营销分享的限制,口令/邀请码成为了主流的拉新活动分享形式,口令文案要规则明确,分享出去后对被邀请者易懂可信愿意参与。海报分享可以呈现更多的活动内容,也是比较常见的分享形式。分享链接和面对面扫码更多作为一种补充。

继续看如何提升活动的点击访问。

思路和方法与邀请者侧类似,激励明确(活动有什么奖品)、规则易懂(一句话如何拿奖品)、活动可信(活动权威吗、有人参加吗、奖励真的发吗)。

另外,可结合邀请者分享(好友邀请专享福利)、新用户特权(新人券包)等形式,提升被邀请者的激励感知和活动信任,从而更多点击访问了解活动。

最后如何提升活动的参与使用。

因为的产品注册流程更加方便,所以被邀请者的有效行为一般不定义注册产品,而是关键的参与活动行为。

为了提升被邀请者参与活动使用产品,同样结合福格行为模型进行设计,在邀请者用户奖励规则的基础上,结合被邀请者新用户身份进行额外奖励。此外,被邀请者对产品了解较少、留存较差,可以在活动设计中进行任务拆解,进行阶段奖励,每完成一个关键行为进行奖励,引导被邀请者用户持续留存。

三、总结

这样就聊完了拉新活动的一个模型和两个漏斗,在实际的运营工作中就是围绕两个漏斗,梳理用户路径,结合福格行为模型,寻核心的优化点,再进行持续性的优化,关键环节多结合AB实验进行验证。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拉新活动玩法形式,可以看之前的发布的拉新活动玩法文章。

专栏作家

吴依旧,:增长海盗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于用户运营增长的研究、实践和输出,关注在线教育、零售电商、知识付费行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留言与评论(共有 20 条评论)
本站网友 维科上院
14分钟前 发表
同样结合福格行为模型进行设计
本站网友 duobao
15分钟前 发表
:增长海盗船
本站网友 隆力奇会员管理系统
6分钟前 发表
访问用户规模就越大
本站网友 53kkk
25分钟前 发表
banner
本站网友 武汉眼科医院
22分钟前 发表
强化用户收益的感知
本站网友 澳门大学研究生
13分钟前 发表
本站网友 男同性恋网
30分钟前 发表
…通通安排上
本站网友 vagaa哇嘎画时代版
1分钟前 发表
在用户和流程的基础上
本站网友 经期不能吃的水果
11分钟前 发表
题来自Pexels
本站网友 西安楼市
16分钟前 发表
活动规则也要避免复杂化设计和呈现
本站网友 二手车买卖
6分钟前 发表
福格教授是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
本站网友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7分钟前 发表
结合福格行为模型角度进行思考
本站网友 苏州行政服务中心
4分钟前 发表
邀请海报
本站网友 商标代理公司
13分钟前 发表
也是比较常见的分享形式
本站网友 国企改革方案
21分钟前 发表
这对活动入口的形式和物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站网友 北京建国医院
15分钟前 发表
另外
本站网友 用友进销存破解版
30分钟前 发表
这一环节考验的是拉新活动玩法的设计
本站网友 李乙雪
17分钟前 发表
引导被邀请者用户持续留存
本站网友 中国泽州
4分钟前 发表
在用户和流程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