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品 >

作品

腾讯云政企策略“三板斧”:自研产品、行业生态和区域下沉

2025-02-06 17:09:33作品53
腾讯云政企策略“三板斧”:自研产品、行业生态和区域下沉 2022年,云厂商都不太好过。云计算最大的行业客户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存量市场,云厂商寄望于政企行业扛起新的增长大旗。此时的云厂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做政企生意,后来改做云计算,以天翼云、中国电子云、华为云等为代表,另一类是深耕互联网行业,逐步深入政企生意,以阿里云、腾讯云和百度云为代表。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进

腾讯云政企策略“三板斧”:自研产品、行业生态和区域下沉

2022年,云厂商都不太好过。云计算最大的行业客户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存量市场,云厂商寄望于政企行业扛起新的增长大旗。

此时的云厂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做政企生意,后来改做云计算,以天翼云、中国电子云、华为云等为代表,另一类是深耕互联网行业,逐步深入政企生意,以阿里云、腾讯云和百度云为代表。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进行线上分享

不同厂商的资源禀赋和切入路径不尽相同,也就有当下各自要补足的短板。7月份,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CSIG)宣布成立政企业务线,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出任政企业务线总裁,全面负责行业团队管理和区域业务拓展。

政企业务线聚焦政务、工业、能源、文旅、农业、建筑与不动产、体育、运营商等领域,是云计算市场中相对难啃的部分,李强如何梳理腾讯云政企市场策略,在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期间有了一些回答。

重新定位

“从收入规模增长本身而言,腾讯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李强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过去几年国内云计算厂商重视规模和增长,当大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腾讯云希望专注于坚实健康的业务。

集成类收入占比越高,越往后越难砍掉,腾讯总办所有人在这个问题上有高度共识,我们认为长期主义比短期增长更重要,当我们砍掉这些非健康的收入之后,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他说。

李强所做的工作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自研产品、行业生态和区域下沉。

首先是如何更好地解决产品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提升产品的能力,让产品带动业务的增长。过去腾讯云要解决不同厂商产品融合集成以及交付层面的问题,现在腾讯云将资源和精力放在自研产品,产品的可复用性很强,如果产品能解决一类问题,那么腾讯云在政企业务线就有了立足点。

产品之后是行业化,结合不同行业应用的特点,做一定的行业化适配,使得客户、合作伙伴能够基于腾讯云标准化产品快速地构建他们的应用,改变腾讯过往大包大揽的情况。

腾讯明确了自己的边界之后,生态的问题不难梳理,重点是利益划分清楚明白,合作伙伴在一些专业的领域的能力,往往比通用平台厂商更强。没有了营收规模的“执念”,腾讯云更乐于以被集成姿态面对客户,效率高且资源耗费少。

区域化的销售是另一大改革难点,云厂商都在摸索中前行。李强介绍,腾讯云go to market的设置跟友商并不完全一致。

比如腾讯每个行业的设置职能相对更多一些,不仅仅有销售、架构师,甚至包括行业化的产研,这些结构化设置很大程度赋予了每个行业或者事业部更多的自主权,让它能够更快地响应行业化的需求,腾讯云让团队更多地自主决策在行业的投入、解决方案的方向以及生态的搭建。

云计算行业在区域相对接近的部分是平台化销售,比如各大厂商都有各自区域的销售平台,腾讯云会把区域平台作为销售支撑的力量,服务所有的行业,并把标杆案例、行业化解决方案以及行业化的生态联合,推动平台化产品的销售。

综合来看,腾讯云向后退了一步,甩掉了唯营收和增长为目标的硬性包袱之后,腾讯云的动作更加合理。据李强透露,腾讯云自研产品收入的增幅非常大,毛利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客户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行业竞争

政企不仅是腾讯云的关注焦点,也是所有云厂商希望抢占的市场,横向对比海外云巨头,微软云的泛互联网收入占比较要低于AWS,而企业侧收入占比更高,说明云厂商的收入模型并不唯一。

于腾讯而言,无论是从从腾讯助力实体经济的使命,还是从新的业务增长而言,政企业务都是腾讯云要坚决切入的市场。

李强提到,政企行业具有非云原生的特性,业务形态需求非常复杂,所以腾讯云对相应团队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组建行业团队之后,在政企业务线下又细分了很多行业。

组建这些细分行业的目的,首先是要通过组织上吸引更多行业化的人才,深刻了解这些行业的需求、痛点,以及在 之下企业转型遇到的挑战,然后与工程师、研发团队共同了解什么应用场景能够充分发挥腾讯的优势,从而提供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李强所负责的区域销售平台要支持所有行业,包括政企以外的互联网、金融等,所有行业形成标杆解决方案之后,在区域的推广和复制是依托于区域销售平台进行完成的。

对于行业竞争态势,李强认为,“政企市场在我看来有非常强的增长潜力,短期竞争也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激烈,因为公有云包括相关技术在传统政企,特别是企业侧市场的覆盖率远远低于泛互联网或者金融行业,覆盖率还是个位数”。

新进入的厂商如运营商在网络带宽和IDC方面有优势,主要是成本方面的优势,但这恰恰不是腾讯云专注的领域。

“我们专注的领域无论是公有云、混合云,无论是上面的PaaS、比如数据库、安全,包括SaaS,还是企业、腾讯会议、企点等,这些优势并不是新入局者短期追得上的,双方是既有竞争但是也有很多合作的领域。”李强说道。

再以央企云服务商为例,他们往往和客户天然相近,有身份和渠道上的优势。腾讯云认为,身份只是表象,政企更多关注的是安全和自主可控,当腾讯云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对于身份的焦虑就会少很多。

据了解,腾讯云广泛与央企背景的云公司合作,既包括底层技术上的合作,如硬件研发,支持国产的服务器和芯片的研发提质增效。也可以基于国产化硬件部署腾讯云的PaaS、SaaS,形成联合解决方案,某种意义上也能够消除一些央国企对于安全自主可控的顾虑。

“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李强为腾讯云政企业务线设下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接下来的重点是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在垂直纵深和水平广度上到自己的舒适区。(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 | 张帅)

留言与评论(共有 12 条评论)
本站网友 南京远洋
9分钟前 发表
”李强说道
本站网友 康华医院
19分钟前 发表
腾讯云认为
本站网友 皮皮网络电视
26分钟前 发表
”李强说道
本站网友 51假期安排
23分钟前 发表
业务形态需求非常复杂
本站网友 庄园会晤
4分钟前 发表
我们认为长期主义比短期增长更重要
本站网友 天津智能家居
1分钟前 发表
研发团队共同了解什么应用场景能够充分发挥腾讯的优势
本站网友 上美集团
27分钟前 发表
李强提到
本站网友 阿里大鱼
15分钟前 发表
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本站网友 visa新闻
25分钟前 发表
李强介绍
本站网友 骶骨
1分钟前 发表
行业化解决方案以及行业化的生态联合
本站网友 普拉固
1分钟前 发表
腾讯总办所有人在这个问题上有高度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