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品 >

作品

“小马”拉不动腾讯大车

2025-02-07 04:36:09作品78
“小马”拉不动腾讯大车 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 | 赫晋一、张冉冉 ,编辑 | 付晓玲 “感觉腾讯管理层的自信,好像又回来了。”雪球老板方丈的这句话,某种程度代表着Q财报发布后,市场对腾讯的情绪反转。大部分投资者也笃定,限制企鹅的不利因素,逐渐消失。视频号、搜索、小程序广告、腾讯会议、海外游戏等诸多增长引擎,正在兑现。价值股标签,即将抛弃,企

“小马”拉不动腾讯大车

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表外表里 (ID:excelers),作者 | 赫晋一、张冉冉 ,编辑 | 付晓玲 

“感觉腾讯管理层的自信,好像又回来了。”

雪球老板方丈的这句话,某种程度代表着Q财报发布后,市场对腾讯的情绪反转。

大部分投资者也笃定,限制企鹅的不利因素,逐渐消失。视频号、搜索、小程序广告、腾讯会议、海外游戏等诸多增长引擎,正在兑现。

价值股标签,即将抛弃,企鹅迎来新标签——成长价值股。

截至目前,比起10月“重回5年前”的谷底状态,股价已反弹近40%,PE也从9倍回到14倍。

相较于年初股价,回本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大象转身”这件事,可能没那么简单。

一般来说,巨头想从谷底跃起,需要“相当体量”Rev增量,带动“大车”前行。

以微软为例,2009年因业务“青黄不接”,收入、利润双双下滑,市值跌入谷底——最低195亿美元。

为爬出谷底,微软曾两轮转型,试到“大马”。

第一轮移动化转型,靠移动端Bing搜索、win7系统畅销以及宏大叙述Windows phone故事,2009Q4收入环比增长47%,叠加大规模削减成本,阶段被低估的股价以及庞大的资金流,这让华尔街认为,微软股价会持续上扬。

但事与愿违,转型最终落地失败,收入下滑,市值短暂回弹又快速回落。

而真正让微软重拾成长的,还是第二波云计算与移动化转型。

云业务落地成了真正的增长接力棒,2014Q2收入增速达15%左右,之后股价一路向上。

回到腾讯这边,视频号、搜索、企业等诸多小马车,能否让巨人重拾增长呢?

我们的答案是:

小马拉不动大车,腾讯今年回本或无望

视频号、搜一搜商业化出山,会是腾讯新增长点吗?

数据显示,腾讯社交广告业务经历连续几季度的负增长后,在Q止跌反弹,实现环比正增长。

对此,腾讯财报中归因为:视频号信息流广告的强劲需求,抵消了若干行业广告需求持续疲软。

这让市场一片振奋,认为随着四季度广告旺季到来,视频号广告会贡献更多的营收。

腾讯自己也是类似的预期,本季度电话会议提到:视频号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用户,相关的收入正在朝着每季度10亿美元的方向前进。

按照该预期,视频号信息流广告收入空间在250亿(人民币)左右,正符合我们在《视频号到底能为腾讯赚多少钱?》一文中的测算。

彼时我们深度拆解分析发现,影响视频号信息流广告收入的三个关键因子是:用户时长、广告加载率和CPM价格。

而目前来看,经济衰退叠加变现初期,广告提价不太现实,

当下核心驱动因子只在于:用户使用时长和广告加载率。

那么,这两个因子具体是如何影响广告变现节奏的呢?看看快手就知道了。

2017年一季度,快手公测信息流广告,但初期囿于用户体验,商业化方面很克制。数据显示,到2018年初,仅有约10%的用户可以在快手看到广告。

转机出现在用户时长改变上,可以看到,2018年开始,快手用户时长持续提升,甚至2021增幅出现峰值,时长突破性达到111分钟。

快手2021Q2电话会议提到:时长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做内容品类扩充和升级。

快手的广告商业化也由此加速。年,快手广告收入持续同比高增长,2020年突破200亿,2021年高达427亿。

当然,这样的增长速度并不只是用户时长驱动,也和广告加载率提升有关。

比如,2021Q电话会议提到:最近做了一系列广告产品的升级整合和广告系统的持续优化,随着广告素材和推荐能力的优化,本季度广告加载率小幅提升并开辟新的广告位。

也就是说,广告产品体系的成熟度影响广告加载率提升(新广告位设立)。

当然,商业化更早的抖音,也是类似的完善轨迹。可以看到,截止目前,抖快已经形成商业服务、内容合作和数据管理一整套产品矩阵。

总的来看,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持续增长,叠加广告加载率提升,快手花了4年时间,做到广告收入突破200亿。

回到视频号,其截止2021年用户时长仅为5分钟。

之前,视频号最被诟病的是缺乏用户爱看的泛娱乐内容,从而限制用户使用时长提升。不过,这个问题今年出现改善迹象。

如下,2022H1视频号上的生活搞笑类内容占比提升最明显,超过了其惯常的泛知识类内容的占比。

这反映在数据上,2022Q2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超过朋友圈的80%,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200%。

但仅仅做到这样是不够的,可以看到,视频号上美妆、健康、财经等内容板块,空白明显。而这些内容,在抖快上受众渗透率非常高,基本都在60%以上。

由此来看,视频号内容生态有待进一步扩充,从快手的情况看,这是一个需要时间补齐的功课。而

在内容丰富度到达临界点之前,用户时长提升需要经历长周期的爬坡。

至于广告加载率,本季度电话会议提到:希望促进内容生态和变现良性循环,视频号当前不会考虑太多的信息流变现。

另一方面,广告体系上只有原生广告、互选广告等初级形式,远谈不上成熟。

综上,视频号的变现潜力虽大,但囿于用户时长和广告加载率突破的限制条件,

短期很难快速拉升,释放需要长周期

当然,腾讯也没把广告收入提振单押在视频号上,可以看到11月又上线了搜一搜竞价广告。

但和信息流广告不同的是,搜索类广告早已是缩量市场——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545亿,搜索类广告市场约646亿,仅占比11.9%。

且这个市场里,百度早已形成“垄断性”用户搜索心智。

据第三方数据,2022年16月,百度在整体搜索引擎市场份额达75.54%;其中,移动端的市场份额更是达90.85%。

与之相比,曾风靡一时的搜狗,只占不到5%的市场份额。

这是因为,百度已建立了一套以手百APP为核心,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等为代表的知识内容产品协同搜索生态。这些垂类分布,在提供更广泛内容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搜索广告的转化率,吸引更多的广告主。

目前来看,搜一搜也在朝这个方向布局:

但一直以来,大部分用户只有在搜索文章时,才会使用搜一搜。这意味着想要转成全面搜索的用户心智,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然而搜索广告转化的前提是用户的搜索,如此来看,

未来搜一搜对广告主的吸引力,关键在于用户搜索心智的建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对搜索广告的忍受度更低,一向注重用户体验,这或会限制商业化程度。

基于此,我们乐观假设下,搜一搜远期能够超过搜狗(每年广告收入不足70亿),达到100亿左右的年收入。

如此来看,视频号广告和搜一搜都是刚起步阶段,需要时间培养。不过,此次财报释放积极信号的不止广告业务,还有企业服务和海外游戏。

国内不愿为企业服务付费,海外“不爱”腾讯游戏

 去年底,腾讯会议负责人吴祖榕接受采访时强调称,“公司对腾讯会议没有做商业化具体要求。”

但两个季度后,风向就大变。

2022Q2电话会议上口风一转说道:生产力软件肯定是一个收入增长点,我们已经从以前的网络广播转移到我们自己的腾讯会议服务。且业绩会后,很快放开了C端收费。

态度大转的答案在Q揭晓,业绩会上管理层表示:SaaS服务在世界其他领域已经有了先例,证明了这一业务能够被行业领先者较好地货币化。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的复杂。

艾媒咨询调研显示,

用户为效率工具类、办公类软件付费的意愿较低。

如下,0%40%的用户不愿意付费;而愿意付费的用户,付费金额也较低。

事实上,腾讯会议对C端放开始收费时,对此的吐槽和争议,就曾上了微博热搜。

基于此,我们以最乐观的付费假设估算显示,C端能带来的收入增量为14亿左右,占比总收入不到1%。

不过,腾讯会议高管在采访中曾表示,“很多企业购买腾讯会议企业版的原因是,公司员工习惯了用腾讯会议的免费版,相当于C端体验加速了B端的采购行为。”

也就是说,

C端只是跳板,当C端体量起来后,靠B端创收才是关键。

腾讯不是个例,而是行业共性路径——钉钉今年月B端全面商业化,最便宜的一款年费为9800元;飞书也推出了企业专属的付费版本。

大厂们给予如此厚望,也不难理解。

我们以在线视频行业龙头Zoom的最新付费企业数为参考,按照腾讯会议当下的ARPPU,对这项业务进行估算得出,年度贡献收入在115亿左右。

不过,

B端创收的“蛋糕”看着好吃,要兑现却并不容易

可以看到,Zoom积累到现在量级的付费企业数以及营收规模,花费了十年的时间。而其前8年的积累,和2020年 后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具体来说,2019财年Zoom的营收相比2018财年翻了一番,但也仅为.亿美元。

而 之后,2019年12月2020年4月的五个月中,每天使用Zoom进行视频会议的用户人数,从1000万迅速增加到超过亿。

这使得Zoom截至2020年4月的一个季度内,即实现.28亿美元收入,接近2019财年全年营收;而到2020年10月的个季度内,销售额达到近18亿美元,是2019财年的五倍。

总结就是,

Zoom现在的高速起量,是 催化的结果,但这样的条件不可复制

: 好转线下场景恢复后,Zoom的付费企业数增速明显放缓。

而按照之前的发展节奏,意味若想靠用户数增长带来收入快速增加,要经过长周期缓慢积累。

或考虑到这一点,腾讯也在别的方面使力。据2022Q电话会议:我们最近推出了一个将企业、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结合在一起的订阅包,在较大的企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这背后透露的是,

想通过拓展强付费能力的较大企业,提升ARPPU。

可以看到,目前各平台的SaaS都以小B企业客户为主,若要在此之外拓展大企业客户,需要在销售团队和定制化产品服务研发上投入更多资源。

目前“降本增效”的行业趋势下,这显然不现实。

受限重重下,对企业服务变现,据电话会议:不确定未来1年是否会带来实质性的收入,但起码一年内不太可能看到实质性收入贡献。

相比企业服务仅限于预期,海外游戏市场本季度有着实质的积极表现。

就数据看,本季度腾讯海外游戏重拾正增长。

对此,其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的解释是:两部新游戏的成功发行实现了突破,体现了国际品牌Level Infinite在本地化内容营销及用户社区管理方面的能力。《幻塔》成为本季全球日活跃账户数排名第二的大型多人在线角扮演游戏。

也就是说,风格化游戏《幻塔》带动了海外游戏收入回春。

这确是事实,数据显示,上线首月(8月),幻塔的下载量和收入确实迅速攀升——8月海外收入突破4400万美元,跻身出海手游收入榜第5名。

但这种势头,并没有持续下去。

如下,一个月后《幻塔》海内外热度和收入同步迅速下降,10月下降到了21名。

原因在《游戏出海,马化腾“氪”不出快乐》一文有详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而关于腾讯游戏出海的前景,此前也曾分析过,在审美已进阶为风格化游戏的海外市场,原创研发确定性存疑,发行运营方面,社交基因植入被压制、强运营受限的腾讯,要突破,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上来看,

各项业务要实现乐观远期收入预期,都需要很长的周期。而即便这些预期,在一年内全部兑现,能为腾讯整体收入带来的增速,大概在10%以下。

(当然,这里剔除了β因子,毕竟周期和成长,投资者还是能区分的。)

上文论述过,龙头企业要想获得高估值,需要在收入上有大的增量。

与微软走出谷底时持续的15%收入增速相比,这个低于10%的收入增速,意味着什么,不言而明。

小结

梳理来看,目前这些增长点、催化剂,是带不动腾讯高速增长的。毕竟“小马拉大车”,有点为难。但缓一缓下滑的发展速度,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换句话说,腾讯的投资者,面对的局面是「downside有限,upside则取决于大的产业周期」。

不过,腾讯拥有的社交“垄断能力”,让其此前能穿越多轮周期,也注定了人们对它的信仰,是异常坚定的。

留言与评论(共有 17 条评论)
本站网友 回奶的方法
16分钟前 发表
但这样的条件不可复制: 好转线下场景恢复后
本站网友 迅龙数据恢复软件
10分钟前 发表
提升ARPPU
本站网友 executenonquery
5分钟前 发表
基本都在60%以上
本站网友 杭州房屋
15分钟前 发表
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200%
本站网友 双色求开奖
23分钟前 发表
或考虑到这一点
本站网友 编程网站
2分钟前 发表
业绩会上管理层表示:SaaS服务在世界其他领域已经有了先例
本站网友 妹子网
12分钟前 发表
快手用户时长持续提升
本站网友 铺王
25分钟前 发表
“小马”拉不动腾讯大车 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表外表里 (ID:excelers)
本站网友 怎么减肥效果好
16分钟前 发表
“公司对腾讯会议没有做商业化具体要求
本站网友 历史纪录片
24分钟前 发表
数据显示
本站网友 精神病治疗
22分钟前 发表
风格化游戏《幻塔》带动了海外游戏收入回春
本站网友 yy积分怎么算
21分钟前 发表
空白明显
本站网友 中期协
21分钟前 发表
随着广告素材和推荐能力的优化
本站网友 贵港休闲
8分钟前 发表
综上
本站网友 王永锋
19分钟前 发表
试到“大马”
本站网友 黄子珈
20分钟前 发表
市场对腾讯的情绪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