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品 >

作品

你还能夺回多少可供支配的时间?

2025-02-06 03:11:54作品183
你还能夺回多少可供支配的时间? 《生生不息》是高通联合虎嗅打造的系列报道,旨在关注不确定的环境中,新兴技术如何在企业的通力合作下,冲破重重阻碍,焕发生机的过程。展现“连接+计算”对万物之价值,勾勒各行各业从业者对数字中国之思考。61分钟。这是十年间,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天所增加的“个人自由支配时间”、“个人生理必需活动时间(如睡眠)”以及“陪伴照料家人时间”的总和。这一个小时是怎

你还能夺回多少可供支配的时间?

《生生不息》是高通联合虎嗅打造的系列报道,旨在关注不确定的环境中,新兴技术如何在企业的通力合作下,冲破重重阻碍,焕发生机的过程。展现“连接+计算”对万物之价值,勾勒各行各业从业者对数字中国之思考。

61分钟。

这是十年间,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天所增加的“个人自由支配时间”、“个人生理必需活动时间(如睡眠)”以及“陪伴照料家人时间”的总和。

这一个小时是怎么夺回来的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数据调查》,这十年间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交通条件的便利化改善,以及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如外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的平均工作时间减少了4分钟,通勤时间减少了7分钟,家务劳动时间减少了17分钟。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交通条件的便利化改善,以及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如外卖),仅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就总计节省了58分钟。

在每个中国人都能切身体会到巨变的十年间,如果用时间来衡量技术进步,那就是每个人的人生,每天夺回了一小时属于自己的时间。

如果将视线放在世界范围内,这一规律同样起效。

400小时。

这是1850年代,经历过工业革命后,一名普通美国工人每年要工作的时长。

而到了2017年,一名普通美国劳动者每年的工作时长,就只有1757个小时。

两者每天相差4小时。不用说,自动化技术、更充沛的营养和体能、更充足的教育基础与随之提升的劳动效率,都使得人们不需要工作太长时间,就足以维持自己生存。

事实上,人类的文明的发展,正是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用这些“可支配时间”堆积而成。

1989年的一天,时任上海市长的收到了一封信,写信者为当时的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

信中反映,当时复旦大学的一批教授终于分到了房子。但由于缺乏燃气设施,他们只好把煤球炉搬进了新居。一日三餐烧饭时,居民小区就会“乌烟瘴气”。

这种不便,曾是过去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的缩影。

哪怕十年之后,很多不再使用煤球炉的居民,依然需要推着自行车去换液化石油气罐,扛着0斤的罐子上下楼。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拧动按钮就有燃气,打开水龙头就有源源不断的清水,在短短0年前,需要花费一个家庭多少时间。

有人会问,虽然我们今天不需要再为这些事情花费时间,但我们的闲暇时间并没有更多啊?

实际上,所谓“可支配时间”的增加,并不是说绝对闲暇时间的增加。而是相同的时间下,减少低效的、无意义的劳动,转而将时间花费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去。

也正因此,衡量“可支配时间”的最佳世俗标准,要看我们从事“低价值劳动时间”的多少。

且不说以前的搬煤气罐,哪怕是现在再常见不过的通勤、收拾屋子、刷碗、倒垃圾......有多少为了生存不得不支出的时间,是我们心甘情愿去花的呢?

反过来说,当我们今天可以在科技的帮助下,使用智能家居,从繁重的家务中获得解脱;享受着更便捷的交通条件,通勤时间得以缩短;告别了菜市场和庖厨之苦,动动指尖便能享用一顿美食等等。可能就更容易理解,所谓“可支配时间”的增加,对我们生活的彻底改变。

这就是科技的目的,它减少了人类的无意义劳动,帮助我们更好地将力量为己所用。

技术进步之所以可以帮助我们夺回时间,源自人类意志对外界改造的成功。

内燃机能够提供动力,节省人的力量,让原本不可能的长时间、大规模功力输出变为可能。

印刷术可以将人的思想与经验,跨越时间和地理的限制,进行大量传播和交流。

正是人类意志的改造,让那些千万年躺在地里的石头,以及会随着时间腐烂的植物纤维们,节省了人类肩扛手推,以及熬夜抄写的痛苦,让这些重复劳动都成为了历史。

这也代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史背后的两条发展线索:

一条是能量。先祖穿上衣服节省热量,得以走出非洲;古人掌握了越来越高的炉温,从青铜时代走向白银和黑铁;现代人开发了煤炭、石油直至核能,支撑了工业文明所需。

一条是信息。羊皮卷传播了圣经,古腾堡印刷术催生了媒体;互联网更是几乎连起了万物,让人类的思想与身体都无远弗届。

不难发现,在整个过程中,人类对能量的控制越来越“精确”,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速”。

实际上,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通过技术,不断让人类意志对外部结构(物质、元素、空间、物理或化学定律)进行越来越“快速与精确”地改造重塑。

而原本混沌纷杂无意识的外部结构,得以按照人类意志进行重新组合或呈现,从而符合人类的利益,并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地理、虚拟、人口、效率)。

比如我们的祖先驯化了牛,来帮助农业耕种,但受限于动物的体力、服从性等特性,这种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与控制依然是简单、粗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通过技术,让我们能够越来越快速、精准地控制力量。

当我们可以更加快速、精确地改造世界,我们需要在低价值劳动上消耗的时间也就不断减少。

这种追求“快速与精确”的过程,正是人类技术的永恒追求。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说他有一个愿望,如果生命的时间可以分割,那么希望老天爷能把他最后的日子分成很多个60秒。然后每过100年,能允许他醒过来一次,亲眼看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60秒就够。

他为什么要亲眼看看?因为无论是多么聪明的大脑,甚至不知疲倦的AI,也几乎不可预测科技将会带人类到多远的远方。

刘慈欣说,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任何一部科幻小说中都没有被预言过,手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也没有被预言过。往前的100年,人类刚刚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灯还远没有普及。在那个年代,科幻作家凡尔纳能想象绕月飞行、海底探险、地心游历,但笔下从未出现过信息革命的画面。

所有突破性的进展,都不可能建立在现有技术的延长线上,科技的进步不需要尺子,而是需要种子。

有人觉得现在的科技停滞了。

芯片的制造工艺已经逼近理论极限,统治信息革命60年的摩尔定律就快失效;

互联网陷入模式内卷,不再让人心潮澎湃;

电池技术几乎数十年没有突破进展。拆开一台手机或电脑,大部分电子器件都挤在一起,就为了装下锂电池。

所以,科技树上低垂的果实,真的都已经采摘完了吗?

实际上,随着人类手中技术的规模越来越庞杂,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技术创新的成本也就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技术逐渐深入各行各业,每一项技术的进步背后都是数个行业、数个学科知识的交汇融合。

就像是搭积木一样,当你有四个圆形一个方块,我们就可以搭出一个小汽车;但当你手里有上万个不同形状大小的几何体积木,这件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也正因此,比起到一把尺子,沿着当前发展的方向去描绘未来;我们更应该到一粒技术的种子,将其深埋、浇灌,直到其结出果实的一天。

在这样的信念下,有一些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改变也正在悄然发生:

中风后无法自如行走的老人。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帮助下,经过康复训练后就可以逐渐正常行走,减轻了痛苦、以及下半生精力的浪费。

后 时代下的公司团队沟通不畅。在一体式会议系统的加持下,将始终给予参会双方清晰、明确的信息传达、高效对接,减少时间浪费。

阳光大棚里种满了蔬菜,但需要定期浇水、施肥,检测病虫害。在智慧农业设备的帮助下,如今它可以实现全生产周期的精准环境调控管理,而且节约了80%的灌溉水与营养,为它7/24小时远程观测并控制着生长环境。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

尽管眼下环境尚且艰难,所有人都在期盼果实,等待秋天的收获。

但是,相比等待秋天,我们更应该去寻“春天”。通过近距离观察那些已经破土而出的“萌芽”,来展现出技术给万物带来的改变,去想象昨天的“种子”,今天的“萌芽”,是如何结出明天的“果实”的。

在历史的每个节点上,那些能够改造或重塑时代生产力的关键工具,将人们从时间牢笼里解放的技术,便是科技种子。

将种子栽培进不同的土壤里,将成长为各种奇妙的应用或功能,将“人类的意志”更高效地作用于改造世界的一线,不断创新,对世界进行着改造与修正。

“技术发展”正是人类对世界改造越来越“快速与精确”的过程。而在数字智能化的时代,“快速与精确”完全可以用另一组词来解释:“连接与计算”。

1985年,52岁的艾文·雅各布博士(Dr. Irwin Mark Jacobs)与另外6名工程师创立高通,其寓意为“高质量的通信”。凭借扎实的实验测试,CDMA最终成为与GSM旗鼓相当的行业标准,这奠定了高通在通信技术行业的地位。

这是信息革命的种子。

高通很早就相信,随着芯片算力的快速提升,手机将不断支持各种新功能的出现。它把更多诸如应用处理器、射频前端、快速充电、WiFi、音频、指纹识别等各领域的先进技术功能统统集成进芯片组,通过“连接+计算”的技术形态,让用户体验得到极大提升。

倘若没有骁龙,手机硬件厂商的时间、人力、开发等等成本都将大大增加;至于后来中国的手机品牌还能不能在短短几年内崛起,或许犹未可知。

这是产业升级的种子。

如今,这样的能力正逐渐走入各行各业。想象一下,当我们把这样的连接与计算能力放在水、电、燃气表上,那么缴费与查表就变得更加灵活,且带来更低的运行成本。

这不同于单点的技术改造,而是将其带给各行各业,并广泛地孕育下一批科技的种子。

而这也正是高通等底层技术厂商的不同之处:

一方面,当他们的产品作用于普通消费者,那么技术可减少使用者大量低价值劳动的时间。

另一方面,再更深一层,高通稳定且高度集成的技术,也将为各行各业减少重复造轮子的低价值劳动。

比如大部分驾驶者日常出行面对的,都是枯燥的通勤、堵车等场景,远谈不上驾驶乐趣。随着技术的发展,高通所提供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这类场景中精力的浪费。

而高通所提供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则可以让待在车上的时间更加舒适。在更深一层,成熟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解决方案,可以让汽车厂商专注于驾驶体验,更快速地设计、迭代产品,让行业得以高速发展。

技术进步正在为人们夺回时间,而人们的意志也在时间里得到了改造与提高。人类目睹、体验了科技的进步是如何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每一颗科技的种子终究会在某天结出硕大的果实。

每一代人都在为下一代人,提供着种子,没有人会停止向前。结出的果实,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重新变成另一颗科技的种子,拾级而上,永不停歇。

也正因此,虎嗅联合高通,共同推出“生生不息”系列报道,以“生力、生业、生产、生命、生机”为主题,展现在底层技术加持下,不同行业借助技术突破周期,“万物化生”的一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14 条评论)
本站网友 慢性肾衰
27分钟前 发表
快速充电
本站网友 1931
9分钟前 发表
真的都已经采摘完了吗?实际上
本站网友 联通话费查询
15分钟前 发表
在整个过程中
本站网友 夏楚辉
30分钟前 发表
音频
本站网友 第一现场直播
6分钟前 发表
在每个中国人都能切身体会到巨变的十年间
本站网友 两会答记者问
27分钟前 发表
61分钟
本站网友 脚气治疗方法
13分钟前 发表
指纹识别等各领域的先进技术功能统统集成进芯片组
本站网友 心肺听诊
19分钟前 发表
再更深一层
本站网友 酒泉租房
25分钟前 发表
源自人类意志对外界改造的成功
本站网友 女贞子的功效
25分钟前 发表
服从性等特性
本站网友 锦纶中学
5分钟前 发表
60秒就够
本站网友 原始林
23分钟前 发表
写信者为当时的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
本站网友 庐山二手房
1分钟前 发表
将“人类的意志”更高效地作用于改造世界的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