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品 >

作品

双11观察:大主播求变

2025-02-07 01:50:01作品62
双11观察:大主播求变 探案  |  内容已经成为大主播的标配。今年双11,直播从头到尾,都是最热的词。双11预售开启后,探案编辑记得在朋友圈刷到的第一份双11榜单,就是淘宝直播在秀直播数据,显示天猫双11开卖1小时,淘宝直播总场观同比增长600%,观看时长同比增长60%。双11期间,罗永浩、东方甄选等“从抖入淘”,双轮驱动,也一直是业内特别关注,或者说淘宝直播在大力造势的事件,颇有点“今年

双11观察:大主播求变

探案  |  内容已经成为大主播的标配。

今年双11,直播从头到尾,都是最热的词。

双11预售开启后,探案编辑记得在朋友圈刷到的第一份双11榜单,就是淘宝直播在秀直播数据,显示天猫双11开卖1小时,淘宝直播总场观同比增长600%,观看时长同比增长60%。

双11期间,罗永浩、东方甄选等“从抖入淘”,双轮驱动,也一直是业内特别关注,或者说淘宝直播在大力造势的事件,颇有点“今年不拼GMV,拼主播的数量和质量”的味道。

到双11结束,本来应该是大家开庆功宴的收尾时刻,美腕又给业界“制造”了一个大事件,在李佳琦直播间之外,他们开“分店”了:11月12日晚,美腕旗下“所有女生”直播间开播,李佳琦宣布助理旺旺、庆子将首次独立担纲主播。

热热闹闹的背后,是变化。大背景看,国内的经济发展、消费、电商行业的竞争都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直播电商的发展也正从粗放快长的1.0阶段进入到深耕细做大浪淘沙的2.0阶段。我们一直说,这些年双11的使命、价值也在发生变化,但作为各个利益单元的练兵场、博弈场的“镜面”功能,一直都在。探案编辑也透过这次双11,对大主播们的“求变”,总结出了三个关键的要素。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虽然这些年大家都在讲流量红利没了,或者不能依赖流量,但做互联网,流量是基础。今年双11,一些小主播和商家跟探案吐槽:流量资源不好搞,都向大品牌、大主播去倾斜了,但他们可能想不到,头部大主播其实也存在巨大的流量焦虑,双11部分大主播从抖入淘,本质上就是头部主播们越来越注重跨平台运作,开辟流量层面的第二增长曲线。

我们以罗永浩和他的交个朋友直播间为例,其实经过这些天的热烈讨论,舆论对这个过程基本是有共识的:

首先,抖音的流量红利不好拿,或者说其实一直都不好拿。有关抖音的流量分配机制有非常多的教程了,但业界也一直认为这是个“谜”,原因是平台坚持去中心化,虽然有明确的流量推荐指标,比如直播间进入率、商品曝光率、点击率、互动率等指标,但每隔一段时间,权重就会发生变化,怎么说呢?高情商说法是这显然有利于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低情商说法就是平台对算法掌控欲太强。

总之,罗永浩确实在抖音成长起来的。交个朋友CEO黄贺在接受6氪专访时,说过当初选择抖音,是因为抖音在这个领域没有头部,但他也提到抖音变化快,“我们做了一年多,随时都做好了调整的准备,要适应平台政策变化。”

其次,从抖入淘,坊间调侃:“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淘宝直播在推荐页、流量甚至外部曝光都给了罗永浩非常多的权重。理论上,淘宝才是直播带货的发源地,而罗永浩的目标客户体偏男性,正好和李佳琦互补。

说到李佳琦,就要再说说美腕了。

业界其实早就有关于美腕“第二增长曲线”的讨论,不过这指的不是流量,而是要不要在李佳琦之外再孵化别的主播,事实上,这些年美腕all in李佳琦,在业内算挺少见的例子,不论大大小小的直播机构,都不会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对美腕来说,是否开设新直播间,和李佳琦同美腕之间的关系无关,但和他们各自的发展规划和能否持续共生共赢有关。实际上,从公开报道访谈和李佳琦近年来的一些动作(打造综艺节目、担任品牌官、衍生周边等等)看,李佳琦其实早就在兼顾幕前幕后(不止选品,还包括和品牌共创新品等)的各种工作。未来,美腕开辟的新直播间可以释放李佳琦的部分精力,让他在其他领域服务更多用户。这是退一小步,但美腕的未来路却更宽了。

另一位大网红辛巴不缺主播团队,但也很明显在努力开辟另外的战场,来完成转型升级。如果有人记得最初的辛巴,应该会在脑海里浮现出来一个关键词:徒弟。不管实际带货数字上有没有水分,但在声势上辛巴是重点强化辛选的主播孵化机制,和圈内最强带货天团的声势。这种师徒模式在国内有很多现成的案例参考,比如喜剧界两大师徒集团大家都知道,健身圈有个“鹿家门”。

但今年双11,辛选开始尝试新的商业模式预售,同时在广州、杭州布局智能云仓,至少从宣传重点看,已经转向助农、国货和供应链。

渠道品牌还是内容品牌?有定论了

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探案发现了一个挺有趣的现象:行业早期的一些主播,反而是最纯粹的带货主播。如今大家谈论最多的顶级主播,在内容层面上都很重。

比如美腕和李佳琦,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他们一开始就是一个纯粹的、新型的销售渠道,但公司的定位其实一直以来是以内容为驱动的新电商公司,最早李佳琦的出圈就是靠内容(短视频切片),同时现在也已经是拥有多个内容IP:有综艺节目《所有女生的OFFER》、直播间内的科普类内容栏目《李佳琦小课堂》等等,还开发了奈娃家族的IP。

今年双11前,《所有女生的OFFER》第二季上映,从品牌规模、品类到设计、舞美都比第一季有了巨大的提升。尽管《OFFER》的重要职能是为双11预热、传递国货品牌价值,但如果仔细跟踪下来,会发现创作、编导团队是富有技巧性但真诚克制的,比如我们如果看国内综艺节目比较多并且比较仔细的话,就会发现如今很多流水线综艺大量依赖脚本、剪辑和表情包字幕的引导,尤其是字幕引导的滥用,说明纯粹依靠人物、表情、对话是不足够引导观众的(尽管有过编排)。

而《OFFER》虽然也会在后期制作加入花字、表情包,但没有设计脚本,李佳琦和品牌方对录制信息、场地都不知道,对话和反应都是现实发生的,这就很考验李佳琦(主持人角)的引导和控场能力,以及制作团队对现场素材的捕捉把控能力。更重要的是,有了《OFFER》这种拍摄模式的基础,未来美腕有能力生产出来更多、更有趣的李佳琦和品牌们共创的内容。

再回头说说罗永浩。罗永浩有过很多角:老师、企业家、产品代言人、网红、主播,能够支撑他在这么多角不停切换,而且还都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不论在哪一行,都能稳定、持续的出产高质量的内容,给受众提供情绪价值。

做新东方老师,输出内容是基本功,这个不用讲了;做锤子时开产品发布会,能当脱口秀卖票;网络段子有星巴克“大杯中杯小杯”这样至今还有人模仿,但完全不得其神的经典;给产品做广告,B站上有up给他做合集,标题是“老罗拍的广告单看都能拍成一部电影!适合你蹲厕所的时候慢慢看”。

这次入驻淘宝直播,罗永浩拉来李诞、徐志胜等笑果文化的演员——还是用内容来制造影响力和引流。有趣的是,抖音的新晋“一哥”东方甄选,崛起的“阳谋”也是内容,东方甄选的风云主播董宇辉时常在直播间念诗讲诗,还会谈一些《额尔古纳河右岸》这种对大众来说可能比较小众的作品,非常吸粉。

所以,过去在业界比较有争议的一个话题:主播品牌到底算渠道品牌还是内容品牌?似乎可以有定论了——应该是后者。除了老生常谈的流量见底的话题外,今年双11其实存在一些微妙的变化:大品牌们更积极的下场,做店播、拉会员、搞私域,主播们如果仅仅把自己定位成渠道,来拼流量、价格,未来的路恐怕越走越窄。

中台时代已来?

当我们说内容重要性的时候,新问题也就来了:为什么抖音上有些内容大V做直播带货后并不成功?原因当然是复杂的,比如大V带货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人设,但最核心的原因还是他们缺少在电商领域的沉淀。

比如一个已经讲过很多次的场景:李佳琦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带货一哥”的光环,背后严格、稳定、可标准化的选品和品控流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方面的资料很多,就不在这里细说了)。这一套选品和品控模式实际上很像现在流行的“中台”的概念——建立起企业可以重复调用资源和能力系统,来支撑前台高频次、高密度直播时的商品上架。

包括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美腕和李佳琦开发的一系列内容产品,《所有女生的OFFER》能持续几季?点击率能持续高企吗?未必。最重要的是制作节目的过程里,所积累的生产实时互动类内容的资源和能力,它们是可以在其他的非offer场景里被调用的。

这是美腕一直在做的事情:all in李佳琦的同时,来做“选品+内容”两个方面的能力中台,当这些能力建设好了之后, 不论是孵化新主播、增加内容产出,还是和品牌做共创,都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

交个朋友最早只有MC、短视频整合营销和代运营三块业务,后来增加主播培训、自有品牌、SaaS系统和多平台营销业务,其中自建的SaaS系统可以连接品牌方、明星达人,和抖音平台。其主要功能是资质审核、根据主播的特点去推荐、组品甚至帮助新主播一键开播。

很明显,交个朋友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平台型互联网公司,连接品牌、明星达人、消费者,也可以理解把自己积累的能力抽象出来,形成能力模块,供自己和其他合作伙伴重复调用(这里我们只是举例讨论一些趋势性问题,不涉及到案例的落地执行效果),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中台”思维,只是服务的对象是外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1 条评论)
本站网友 售楼处样板间
5分钟前 发表
消费者
本站网友 全球电源网
2分钟前 发表
抖音的流量红利不好拿
本站网友 泰宁租房
1分钟前 发表
至少从宣传重点看
本站网友 义新欧
13分钟前 发表
原因是平台坚持去中心化
本站网友 展辰涂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8分钟前 发表
消费者
本站网友 消化道吻合器
22分钟前 发表
有了《OFFER》这种拍摄模式的基础
本站网友 良乡电影院
24分钟前 发表
到双11结束
本站网友 技术含量高
21分钟前 发表
除了老生常谈的流量见底的话题外
本站网友 绷带包扎
16分钟前 发表
头部大主播其实也存在巨大的流量焦虑
本站网友 全能极限王
11分钟前 发表
后来增加主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