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品 >

作品

一个问题:哪些因素影响着社区产品的“互动性”?

2025-02-07 20:09:33作品67
一个问题:哪些因素影响着社区产品的“互动性”? 于社区类产品而言,互动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生态的正常循环运转。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甚至决定社区类产品的互动性?本篇文章里,作者便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定总结,一起来看一看吧。01不管是什么样的产品,用户永远是最核心的资产,否则就像是开了一家偌大的商场却无人问津,对于社区类的产品尤其如此。做一款电商类产品,可能注册用户只有几万人,每月也能

一个问题:哪些因素影响着社区产品的“互动性”?

于社区类产品而言,互动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生态的正常循环运转。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甚至决定社区类产品的互动性?本篇文章里,作者便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定总结,一起来看一看吧。

01

不管是什么样的产品,用户永远是最核心的资产,否则就像是开了一家偌大的商场却无人问津,对于社区类的产品尤其如此。

做一款电商类产品,可能注册用户只有几万人,每月也能有一定的成交额,用户与用户间并没有很强的依存关系,整个平台用户量的增加,对我并没有太大影响,可能只是对平台信任度增加了,商品评价增加了等等。

社区类产品却不同,它解决的是人最本质的沟通交流、到同类的需求,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每个人都是生态系统里的一环,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整个体系才能循环运转起来。

就拿线下例子来说,我们去一个饭店吃饭,核心解决的是自己饿的问题,大家各吃各的,其他人跟我并没有什么交集,可能只是这个饭店人多,我选择这一家几率会更大。

而我要去参加一个线下的交友聚会,如果没几个人去,或者大家去了都是坐着各自玩手机,那我可能再也不会参加这个活动了。

用户规模是社区类产品运转起来的基础保障,但有了规模之后,还得有对应的人气,否则虽然有一批人进来,但彼此不能连接互动,那也不能产生价值,用户也会逐渐流失。

我们常常用“人气旺”来形容一个餐馆或者景点等,那对于一个社区产品来说,什么是它的人气呢?

人气除了体现在产品留存、时长等指标以外,更体现在产品内的互动性上,可以说正是因为产品内用户间的互动,才有了产品的高留存与高时长,让整个产品充满活力。

在我看来,一次完整的互动流程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互动主题、互动工具、互动行为。

互动主题:

触发用户互动的引子,在该主题下引发用户的赞同、反对、同情等情感表达的需求,这个话题可以是一篇文章、一个视频、一条评论等等。

互动工具:

当我们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其他人沟通交流时、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来表达,比如常见的一键三连(评论、点赞、收藏)、投币赞赏、聊天、关注、弹幕等等。

互动行为:

针对一定的主题,依托互动工具,最终产生的互动结果,可以是发表了一条评论、点赞了一篇内容、关注了某个人等等。

其实我们看任何的社区类产品,彼此的互动形式几乎没什么差异,无非都是对内容的点赞、收藏、评论等等,那在这背后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产品的互动性呢?

02

首先还是得回到原点,也就是这个产品的定位,不同的产品定位决定了其服务的用户、产生内容不同,例如:知乎初期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领域内容,而且通过邀请制入驻,面向的都是互联网领域的大佬,整体用户偏高端;但像一些娱乐类产品,像皮皮虾、最右等,内容都是一些搞笑段子,面向的都是普通用户,这两类产品的互动性显然不会相同。

抛开用户规模来说,不同的产品类型,其互动性自然会千差万别,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比性,

但我们看一些同类型产品(互为竞品),其互动性也高低不同,那对于这类用户规模相当、类型相同的产品来说,又是什么在影响其互动性呢。

1. 社区内容

内容是整个社区产品最核心的基础,否则整个社区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我看来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消费。

首先是内容生产,对于一个社区产品来说,想要持续运转下去,就得有源源不断的内容供给,否则连主题都没有,用户互动更无从谈起,因此需要有一套面向创作者的激励体系,不管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能够激发创作者去创作,当然内容数量只是第一步,还得在内容质量上精益求精,这也是各个平台拉开差距的核心因素。

其次在于内容分发,现如今各个平台内容供给量要远大于消费,如何能在海量数据中,将优质的内容推荐给感兴趣的人就显得尤为关键,否则好的内容都没有曝光的机会,用户的互动性自然就会差,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推荐算法的要求之外,对优质内容的定义也考验平台运营人员。

整个产品的流量有限,如果对一个热门内容过度曝光,势必又会抢走其他内容的流量,是将流量资源集中在头部热门内容,还是在整体流量上更加均等的分配,不同的平台选择的策略不同。

第三是内容消费,如果内容分发的足够精准,而且内容质量足够好,那么用户就会产生消费,在消费过程中进而产生互动,而用户的点赞评论等互动行为,反过来对创作者也是一种正向的激励。

2. 社区文化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是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生存方式、地理气候等不同,导致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为人处事,文化性格等特征的不同。

对于社区产品来说,它的”水土“就是整个社区的文化,文化一词说起来给人的感觉很虚,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的到,我们去看不同产品的评论区,有的是积极正能量、有的却不那么友好。

社区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一个社区的文化根植于其核心的价值观,即整个社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人与人之间该以何种方式互动交流,在践行该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平台不断的传播、强化、引导,进而形成了整个社区的氛围。

一个社区氛围好的产品,会让人很舒服,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发言交流,大家没有任何顾虑,用户的创造力也被最大程度上激发,各种”梗“也会脱颖而出。

而如果我们进到一个充满批判、攻击的产品中,我想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表达自己观点的,因为互动所带来的并不是正向的激励,而且人都会有从众心理,其他人的一言一行都是被模仿的”榜样“,很容易加速整个社区氛围的恶化。

. 社区引导

有了可引发互动的内容与氛围环境,最上层就是对用户的引导,也是的一些常规的产品运营手段,基于此尽可能的引导大家养成互动习惯、提升用户互动。

像很多产品的双击屏幕点赞、快速评论、增加表情包等是为了降低用户评论的门槛,激励任务与平台活动也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大家评论的动机是为了获取奖励,所以在评论内容的质量上就会有所下降。

之前为了提升评论量,我们也曾使用过类似方法,结果出现了很多”水“评论,这对整个社区的生态影响还是挺大的,因为对于一个社区产品来说,除了内容本身,互动区的评论或者弹幕,本身也属于另一种消费内容,它的质量也同样重要。

说到提升产品的互动性,作为产品经理,我们很容易陷入到要做什么样的功能,但这只是最上层的工作,而且只靠产品的力量来提升整个社区的互动也不太现实。

产品的工作就像盖了一家餐馆,而至于有没有人来吃,来的人多不多,整个餐馆有没有人气等等,则需要我们站在全局的角度,与运营同学紧密配合,一起把这家餐馆经营好。

专栏作家

HQ,:产品那些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社交路上不断前行的创业产品汪。关注社交社区,打过工创过业,擅长产品规划与设计,纯干货,不掺假。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留言与评论(共有 15 条评论)
本站网友 香悦四季二手房
23分钟前 发表
现如今各个平台内容供给量要远大于消费
本站网友 st方源
19分钟前 发表
整个餐馆有没有人气等等
本站网友 西武高铁
29分钟前 发表
同情等情感表达的需求
本站网友 铜仁房产
23分钟前 发表
则需要我们站在全局的角度
本站网友 龙象般若功
17分钟前 发表
就拿线下例子来说
本站网友 肛脉
27分钟前 发表
. 社区引导有了可引发互动的内容与氛围环境
本站网友 大连团购800
4分钟前 发表
会让人很舒服
本站网友 个人投资理财入门
7分钟前 发表
而如果我们进到一个充满批判
本站网友 纳洛酮
26分钟前 发表
现如今各个平台内容供给量要远大于消费
本站网友 罗浮山百草油
13分钟前 发表
攻击的产品中
本站网友 广百新一城
19分钟前 发表
在践行该价值观的基础上
本站网友 新光百货
12分钟前 发表
聊天
本站网友 外商大酒店
20分钟前 发表
最终产生的互动结果
本站网友 迷迭香精油的功效与作用
20分钟前 发表
像很多产品的双击屏幕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