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编剧必知的7种叙事结构
导演、编剧必知的7种叙事结构
原标题:导演、编剧必知的7种叙事结构
在剧本中运用叙事结构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构思,讲述故事。
从弗赖塔格金字塔到丹·哈蒙故事圈等,看看哪个叙事结构是你的最爱!
虽然使用预置的结构会让你担心最终会变成一个公式化的、可预测的故事,但当你用各种叙事结构来分析你最喜欢的书或剧本时,你会发现这些作者和编剧已经使用这些经典的叙事结构几十年了。
小编整理了7种不同的叙事结构,不论哪一个叙事结构都可以帮你构建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但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叙事结构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什么是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也称为故事结构)是叙述元素呈现给读者或观众的顺序。它由两部分组成:
情节——剧本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故事元素——推动叙述的潜在因素:主角、冲突、背景等。
通过将情节及其驱动力编造在一起,讲故事的人可以在“发生的事情”和“重要的事情”之间建立联系。例如,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坠入爱河的故事也可能与妥协的价值有关。
好的叙事结构要呈现情节和故事元素,让读者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并以一种不会混淆读者的方式揭示了故事情节,同时推进人物的发展和核心冲突,有助于讲故事的人传达出令人满意的叙事体验。
基本叙事结构
当人们讨论不同的叙事结构时,他们通常是在讨论用来分析故事的不同框架。归根结底,所有的故事都有某些共同的元素:
现状:主人公过着某种“正常的生活”,但有更大的愿望或目标。这通常是故事的第一部分。
煽动事件:有时也被称为催化剂,这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事件,迫使主角离开他们的舒适区。
高潮:主角追求他们的目标,并在过程中受到考验。
一无所有:主人公认为他们失败了。
结局:主角A得到了他们想要的,B或C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但意识到他们拥有更重要的东西。
这些都是大多数故事的常见“节拍”,在如军事题材与惊悚片等高风险题材中很常见。
现在,已经建立了故事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一起来看看7种最受编剧欢迎的叙事结构,以及它们如何部署这些组成部分:
01
弗赖塔格金字塔
弗莱塔格金字塔以19世纪德国小说家和剧作家古斯塔夫·弗赖塔格的名字命名,它是一个以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的古典希腊悲剧为基础的五幕式戏剧结构:
开端:建立现状,发生煽动性事件。
上升:主角积极地追求他们的目标,风险加剧。
高潮:一条不归路,从这里开始主角再也不能回到现状。
落潮:高潮之后,紧张感逐渐形成,故事不可避免走向……
结局:主角被带到他们的最低点,他们最大的恐惧变成了现实。
▲古斯塔夫·弗赖塔格
这种结构模型在现代叙事中很少使用,部分原因是读者对悲剧叙事的兴趣有限。总的来说,商业小说、电影和电视都会看到主人公克服障碍,达到一些小的成功。
尽管如此,仍然可以将弗赖塔格金字塔理解为西方文学的基础结构,因为你依旧会偶尔在最压抑的当代故事中看到它。
02
英雄之旅
约瑟夫·坎贝尔的“单一神话”(一种在世界各地神话中反复出现的叙事模式)概念启发了英雄之旅,它是当今最著名的叙事结构。有些人把它的流行归功于乔治·卢卡斯,他的《星球大战》深受坎贝尔《千面英雄》的影响。
坎贝尔的原始结构使用的术语很适合讲述勇敢和胜利的史诗故事,情节点像“鲸鱼的肚子”“女人的诱惑”和“奇妙的回程”。
2007年,为了让英雄之旅更通俗易懂,编剧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创造了一个简化版本,这个版本在主流编剧中很受欢迎。
▲约瑟夫·坎贝尔
一起来看看沃格勒简化版英雄之旅的12个步骤:
1.平凡世界:英雄的日常生活已经建立。
2.冒险的召唤:也被称为煽动事件。
.拒绝召唤:一时间,英雄不愿接受挑战。
4.遇见导师:英雄遇到了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的人,可能是父母、老师、巫师或睿智的隐士。
5.跨越第一个门槛:英雄走出舒适区,进入一个“新世界”。
▲卢克·天行者,千面英雄
6.考验,盟友,敌人:主角面临新的挑战,也许还会结交一些新朋友,以及树立新的敌人。
7.接近最深处的洞穴:英雄接近了他们的目标,例如卢克·天行者到达死星。
8.严峻的考验:英雄遇到了(并克服了)他们最大的挑战。
9.奖励:英雄得到了他们所追求的重要东西,胜利在望。
▲《星球大战》
10.回归之路:英雄意识到实现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最后的障碍,甚至可能会让他们的处境变得更糟。
11.复活:英雄面临着他们的最后挑战,一场取决于他们在旅途中所学一切的高潮考验。
12.满载而归:胜利后,主角回到了他们原来的生活。
英雄之旅这个框架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写作。
0
三幕式结构
三幕式结构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诗学》:开端,中段和结尾,后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将故事的组成部分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建置、对抗和结局,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三幕式结构是对英雄之旅的重新设计。
第一幕:铺垫
阐述:现状或“平凡世界”已经建立。
煽动事件:推动故事发展的事件。
情节点1:主角决定直面挑战,一个事变或事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
第二幕:对抗
上升情节:这个故事的真正利害关系变得清晰起来,主角逐渐熟悉了他的“新世界”,并且第一次遇到了一些敌人和盟友。
中点:颠覆主角使命的事件(类似于弗雷塔格金字塔中的高潮)。
情节点2:在迷失方向的中点之后,主角接受了考验——但失败了,他实现目标的能力现在令人怀疑。
第三幕:结局
前高潮:黎明前的黑暗,主角必须振作起来,在果断行动和失败之间做出选择。
高潮:主角和他的对手进行了最后一次交锋,他会获胜吗?
结局:所有未了结的事都了结了,建立了新的现状。
当谈到与对手的对抗时,并不总是意味着是一场生死之战。在某些情况下,对手可能是情敌、商业竞争对手,或者仅仅是主角在整个故事中一直与之斗争的内心矛盾或环境冲突。
04
丹·哈蒙故事圈
丹·哈蒙故事圈是坎贝尔“单一神话”的另一个变体,是由《瑞克和莫蒂》的联合创作者丹·哈蒙开发的一种叙事结构,同样深受英雄之旅的启发,丹·哈蒙故事圈的亮点在于它关注主角的角弧线。
与“故事中点”和“结局”等抽象概念不同,故事圈中的每一个节拍都迫使作者去思考他们角的需求:
1.角处于舒适区:建立现状。
2.想要的东西:这种“想要”可能是长期存在的,并且是由一次煽动性事件引起的。
.进入陌生环境:主角在追求他们想要的东西时必须做一些新的事情。
4.适应新环境:面对一些挑战,他们奋斗然后开始成功。
5.得到想要的东西:通常是虚假的胜利。
6.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主角意识到他们“想要”的并不是他们“需要”的。
7.再回到熟悉的状态中:有了一个新的真理。
8.彻底改变:无论好坏。
这种结构是由一位选择0分钟情景喜剧作为媒介的编剧创造的,它的措辞避开了让主角在每个故事中经历改变生活的转变。
毕竟,一部喜剧要延续六季,它的角不可能在每一集结束时完全改变。然而,他们可以了解到关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小真相。
05
费希特曲线
在约翰·加德纳的《The Art of Fiction》一书中,费希特曲线是一种叙事结构,它让主角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克服了一系列的障碍。
费希特曲线类似于弗赖塔格金字塔,但它鼓励作者编写充满张力和小危机的叙事,让读者渴望达到高潮。
绕过了许多其他结构“平凡世界”的设置,费希特曲线从激励事件开始,直接进入上升的行动。发生了多重危机,每一个都有助于读者对故事的整体理解,取代了最初阐述的需要。
▲约翰·加德纳
以在今年被改编成长片的小说作品《无声告白》为例,来看看这种叙事结构的使用情况:
上升的行动
煽动事件: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在前三段中,Marilyn意识到她的女儿莉迪亚失踪了。因此,当Marilyn焦急地搜索所有莉迪亚可能在的地方,读者会投入到上升的行动中。
第一个危机:
莉迪亚的家人被告知她的尸体在附近的湖中被发现。从第一次危机的高潮开始,故事就闪回到过去,阐述了有关家族历史的细节。
第二个危机:
在闪回中,11年前,Marilyn抛弃了家人,继续她的本科学习,在她缺席的期间,家庭开始分崩离析。Marilyn得知自己怀孕并被迫回家。由于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她把学业有成的压力强加给了她的孩子。
▲《无声告白》小说
第三个危机:
回到现在,莉迪亚的父亲正在欺骗Marilyn。警方决定结束调查,裁定莉迪亚的死为自杀。这导致她父母发生了一场大的争吵,她父亲离开了并留在“另一个女人”身边。
第四个危机:
闪回到莉迪亚死的那天,从她的角度,可以看到她的父母误解了她。她为哥哥即将离开家去上大学而感到悲伤,这让她成为父母压力的唯一焦点。
高潮
莉迪亚在午夜乘船进入湖中,决心克服她对水的恐惧,重新控制她的生活。莉迪亚跳入水中,脱离了这种生活。就像经典悲剧一样,这一刻既是毁灭性的,又是不可避免的。
下降的行动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冲突的解决,读者至少可以瞥见角的“新规范”。莉迪亚的家人在悲痛中互相依靠,虽然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向莉迪亚赔罪,但他们可以从她的死中吸取教训。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升的行动阶段,所有的危机都应该朝着故事的主要高潮建立张力,并与之相对应。与三幕式结构一样,费希特曲线的高潮通常出现在整本书的三分之二处。
06
救猫咪节拍表
救猫咪节拍表是三幕式结构的另一个变体,是由好莱坞编剧布莱克·斯奈德创造的,救猫咪节拍表已是一个在多种媒体故事创作中久经考验的工具。
救猫咪节拍表中的每一个节拍都规定了每个事件应该发生的位置和顺序,让编剧能更好地管理每一幕,对于避免中间垮掉特别有效。
▲布莱克·斯奈德
斯奈德提出的15个节拍表最初是为写剧本而制作的,每个节拍的括号内的数字是基于110页的标准剧本中所占的页数,这些节拍如下:
1.开场画面【1】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如果你要开始写剧本,这可能是开篇的一个段落或场景,它会将读者吸引到你故事的世界里。
2.铺垫【1-10】
建立主角的“平凡世界”。他想要什么?他错过了什么?
.主题呈现【5】
介绍故事的中心主题并暗示主角最终会发现的真相。
4.催化剂【12】
煽动性事件,发生了一些事情,使故事开始发展。
5.争执【12-25】
英雄拒绝冒险的召唤,试图在被迫采取行动之前避免冲突。
6.第二幕衔接点【25】
英雄做出主动选择,旅程正式开始。
7.B故事【0】
子情节启动,通常是浪漫的,主角的次要情节应该有助于突出主题。
8.游戏【0-55】
这通常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部分。编剧在此传达内容。例如,如果你答应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人们就会看到在行动。
9.中点【55】
发生了情节转折,增加了注,使英雄的目标更难实现,或者让他们专注于一个新的、更重要的目标。
10.坏人逼近【55-75】
紧张局势加剧,英雄的障碍变得越来越大,他的计划失败了并且处于劣势。
11.一无所有【75】
英雄跌入谷底,他失去了迄今为止所得到的一切,一切看起来都很暗淡。英雄被反派压制,导师去世,情侣吵架并分手。
12.灵魂黑夜【75-85】
在失去了一切之后,英雄在城市中四处游荡,伴随着一段小调音乐蒙太奇,他发现了一些“新信息”,这些信息告诉了他如果想要再次取得成功,他需要做些什么。(这些新信息通常通过B故事传递)
1.第三幕衔接点【85】
有了这些新信息,主角决定再试一次。
14.结局【85-110】
英雄面对的是对手或任何主要冲突的根源。在故事开始时他没有到的真相(在第三步中确立,并由B故事强调)现在清楚了,这让他能够解决他们的故事。
15.终场画面【110】
最后的时刻或场景将角的变化具体化,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开场画面的反映。
有些编剧可能觉得这种结构过于规范,但难以置信的是,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有许多主流故事似乎都遵循了这种结构。
07
七点式结构
七点式结构是对英雄之旅不太详细的改编,七点式结构特别关注叙事弧的高潮和低谷。
根据开发七点式结构的作家丹·威尔斯所说,他鼓励编剧从结尾开始,解决冲突,然后再回到起点:钩子。
有了结局,他们可以让主角和情节以最能与结局形成鲜明对比的状态开始,因为这种结构从开始到结束都是戏剧性的变化。
▲丹·威尔斯
1.钩子
通过解释主角的现状来吸引读者,他们在小说开头的状态应该和小说结尾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2.第一个情节点
不管是一个人、一个想法、一个激动人心的事件,还是其他什么,都应该有一个“冒险召唤”之类的东西来推动叙事和角的发展。
.第一个压力点
对你的主角来说,事情不可能总是充满阳光和玫瑰。这里应该出现一些错误,从而给主角施加压力,迫使他们站出来解决问题。
4.中点
一个“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中,主角在故事中从被动力量转变为主动力量。无论叙述的主要冲突是什么,主人公决定开始正面面对它。
5 . 第二个压力点
第二个压力点是对主角的又一次打击,事情比第一个压力点更加糟糕。这可能涉及导师的去世、计划的失败、叛徒的暴露等等。
6.第二个情节点
在经历了第二个压力点的灾难后,主角意识到他们其实一直都拥有解决冲突的关键。
7.结局
故事的主要冲突得到了解决,角也经历了必要的最后一点发展,使他们从小说开始的状态转变过来。
需要清楚的是,叙事结构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你应该乐于偏离它们所呈现的路径。它们只是帮助你到你故事的立足点——一个你即将构建的世界的蓝图。
淘梦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 上一篇
秋冬 剧大赏!看过才懂“真香”,恨不得一口气追完
秋冬 剧大赏!看过才懂“真香”,恨不得一口气追完 原标题:秋冬 剧大赏!看过才懂“真香”,恨不得一口气追完 随着寒潮的到来,秋冬已至,这样的天气当然是窝在家里看剧最舒适了! 窝在沙发上准备好零食,再打开一部好看的 剧,这种生活简直就不要太美好了吧! 又到了该给大家分享 剧作的时候,不得不说,最近
- 下一篇
从“收视女王”到被嫌弃,唐嫣真的做错了吗?
从“收视女王”到被嫌弃,唐嫣真的做错了吗? 原标题:从“收视女王”到被嫌弃,唐嫣真的做错了吗? 由王家卫执导的《繁花》发布预告,唐嫣的造型也就此曝光,还因为“上海话原声台词”而上了热搜。 三年种树,一朝结果,原本是件好事。但不少粉丝因为她在剧中番位不高,纷纷发声吐槽,并表示要脱粉。 一句话概括,就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8 条评论) |
本站网友 秃顶头发种植 | 15分钟前 发表 |
有些编剧可能觉得这种结构过于规范 | |
本站网友 贴水 | 25分钟前 发表 |
英雄不愿接受挑战 | |
本站网友 大连搬家公司 | 8分钟前 发表 |
从弗赖塔格金字塔到丹·哈蒙故事圈等 | |
本站网友 依那普利 | 8分钟前 发表 |
.拒绝召唤:一时间 | |
本站网友 雅世合金 | 13分钟前 发表 |
伴随着一段小调音乐蒙太奇 | |
本站网友 癌症会传染吗 | 26分钟前 发表 |
主角的次要情节应该有助于突出主题 | |
本站网友 长沙旧房装修 | 23分钟前 发表 |
一无所有:主人公认为他们失败了 |